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暴力源于基因突变
2002-08-06 莉莉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一些身心受到过虐待的儿童最终会变成有暴力行为的成年人。但事实上情况并不总是如此。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一个有暴力行为的人除了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基因方面的原因。

  8月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周刊刊登心理学家的研究论文说,一种能够破坏神经递质的基因能够使男人更具暴力倾向,但是前提条件是他们在童年时期受到过虐待。

  这个基因用于编码一种叫做MAOA的酶。这种酶用于分解脑中的几种神经递质。通过去除过量的神经递质,MAOA帮助神经之间的信息传递功能能够正常进行。通过在实验室用动物做实验,科学家发现敲除了MAOA基因的老鼠变得更加好斗。第一份证据来自1993年关于一个荷兰家庭的报告。这个家庭中的几个男人MAOA基因有缺陷——在他们的脑脊液中没有发现这种酶。他们表现为感情容易冲动,具有暴力倾向。但是因为这种基因变异是非常罕见的,因此没有在其他家庭中发现类似情况。

  为了看一看在更广泛的人群中,这个基因是否和好斗性有关系,研究小组分析了另外一项研究的资料。这项研究开始于1972年,1037人从出生开始就被科学家跟踪研究基因和行为的关系。研究人组从中挑选了442个有着白人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正像预料到的那样,研究小组发现受到过严重虐待的男孩比其他男孩更容易具有反社会行为。但是研究者同时发现,在受到过虐待的男孩中,具有使MAOA酶活性较低的基因型的男人更容易具有反社会行为。在研究对象中,55个男孩属于这种情况,与其他99个受到过虐待,但是MAOA高活性基因型的男孩相比,他们发生行为错乱的可能性是后者的两倍,而在26岁之前有犯罪行为的可能性是后者的3倍。尽管这55个人只占整个研究人群的12%,但他们犯的罪占到总数的44%。他们的强奸、抢劫和斗殴行为比其他被研究者高出3倍。

  但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童年期没受到过虐待,即使是MAOA酶低活性者也并不比其他普通男孩有更多的反社会倾向。研究人员说,社会因素对人的行为特性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

  专家说这一研究并不会改变目前的法律文化,而且现在谈论药物是否能够改变MAOA的基因缺陷还为时尚早。

  专家也提到另外有许多基因可能也对人类的反社会行为造成影响。专家说,暴力行为的最强有力的基因制造者还是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