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川大:多维度阐述新冠病毒Nsp1突变株特征
2021-02-05 BioArtReports、生命科学前沿

  2021年1月29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包含中国、荷兰、芬兰、英国的多国合作研究团队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发表了文章“Genomic monitoring of SARS-CoV-2 uncovers an Nsp1 deletion variant that modulates type I interferon response”,报道了一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新冠病毒Nsp1(Δ500-532)突变株,并从分子病毒、分子流行病和临床表现角度阐述了该突变株的特征。

  非结构蛋白1(Nsp1)是新冠病毒编码的一个包含18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慕尼黑大学曾在Science报导Nsp1能够与40S核糖体亚基结合,导致细胞中mRNA的翻译过程被抑制,由此阻断RIG-I依赖的固有免疫反应。研究团队利用纳米孔三代测序技术对来自于248位新冠感染者的310个临床样本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并结合一代和二代测序技术验证,检测到35个突变株,其中约20%具有同一种突变Nsp1编码区(Δ500-532)缺失。研究分析了此突变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公共病毒数据库显示Nsp1缺失突变株在37个国家和地区的病毒数据库中均出现过。结合117项临床数据,研究发现这一突变株毒株与较低的病毒载量水平和较低外周血IFN-β水平有关;并通过实验在不同细胞系中均证实了Nsp1 Δ500-532突变株能够降低IFNB1启动子活性而进一步抑制IFN-I下游信号传导。这为运用这些基因组标记物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线索,并且可为有效设计新冠肺炎的疫苗及药物提供潜在重要信息。

  

  该项研究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英国卡迪夫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荷兰莱顿大学、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武汉千麦检验实验室、天津大学、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四川省疾控中心、广东省疾控中心、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共同完成,陈路研究员、应斌武教授、耿佳研究员和李为民教授等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林静雯研究员、博士生唐超、魏瀚铖等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