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盖博铭阳娜)不用外在能源就能将河水抽至百米高处、雨滴透过一张小薄膜便能持续发电、没有针头同样可以打针……这些“高大上”的科技成果,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吗?
20日,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正式拉开序幕。在北京主会场,通过大型科普博览、互动体验、娱乐游戏等方式,科技创新成果近在咫尺,记者带领大家一睹这些科技“新鲜事”。
从“硬科技”到“软服务”,看科技服务精准扶贫
在北京主会场内,一台高达数米的提水系统格外醒目。“上游水”与“下游水”落差约90厘米,流水通过一个转换器会按程序被提升至数米高度。
“提水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却是我国山区农田灌溉面临的棘手问题。”这一技术的发明人淼汇科技总经理陆明伟介绍,西南山区土地多在半山腰,河流在山脚下,水资源虽丰富但抽水困难,且原有电泵系统建设难度大、运行成本高。
路要修进来,水要送上去。陆明伟说,不用外在能源,新技术仅利用水的势能和液气能等,就可将水提至百米高处,解决山区提水问题,为当地扶贫工作做出贡献。
主会场里不仅有“硬科技”,也有虚拟的科技应用。大唐网络推出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为扶贫工作梳理基础信息、提供数据支撑。
记者点击平台中的“德胜行政村”,发现除地理位置、土地状况、人口数量等基础数据外,一张“村脱贫表”十分醒目,包含住房安全贫困户比率、村内主要道路硬化等指标项。该平台还会根据已有数据为当地提供包括短期资金与长效手段等扶贫资源。一张虚拟的信息网为扶贫工作带来更多收获。
据介绍,北京市近年来持续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孕育了可持续造血式扶贫成果。比如在西藏,航天科工集团与西藏高原之宝公司开展牦牛物联网精准扶贫项目,实现了“实业+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创新成果,带动了10万农牧民增收致富。
从“太空”到“地面”,看重大科学创新如何改变世界
进入“科技重大创新成就”展区,每个设备都是“大家伙”:“蛟龙”号使用的机械臂、快递无人车等。这里展示了我国在深空深海、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41项科技成果。
太空舱内怎么操作机械手臂?太空舱外如何维修设备?一台交互式空间应用机械臂正在运转中。
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操作机械臂。在“地面操控间内”仅需动动鼠标、转动操控杆就可以让“太空舱”内机械臂安放培养皿、取药品等。据介绍,该设备借助3D显示、力反馈等技术,使得科学家在地面即可完成空间生物实验和太空舱外维修工作。
阴天下雨太阳能发电效率较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张雨滴薄膜给了答案。这张薄膜可以贴在太阳能电池板上,下雨时可以通过纳米薄膜雨水发电技术来发电,不下雨时凭借高达90%的透光率可成为太阳能发电的复合能源。
在这些“高大上”的科技发明成果旁边,一本小册子引起记者的注意。小册子用漫画形式为前来参观的市民介绍人类医疗及基因研究的无名英雄——实验动物。
“这次活动除了展示相关技术创新外,还希望向大众普及我们的研究过程。”该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了解这些动物是对科学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这也是科普教育的重要部分。
从“5岁”到“80岁”,科普走进家庭
科普教育展区里充满了童真。活泼形象的科学标识、天真轻快的儿童配乐,仿佛一下子进入了小朋友的世界。
王晨久先生带着5岁的女儿来到展厅,小姑娘开始有些害羞不敢碰机器,志愿者姚舜便为她演示几何机器人。机器人时而变成五角星、时而变成六边形。几次演示后,小女孩尝试自己摆弄,表情十分专注。
姚舜说,这样简单的机器人可作为教具为孩子和学生服务,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认知能力。
不远处传来钢琴声,一位老奶奶正坐在“智慧钢琴”前弹奏《何日君再来》。80岁郭奶奶原是电子工程高级工程师,自幼便练习钢琴。而这架“智慧钢琴”则可以辅助钢琴教学。
郭奶奶说:“我本身就是名老科技工作者,看到大家特别是小朋友关注科学,很欣慰也很兴奋。”琴声吸引了一位小朋友闻声而来,郭奶奶便讲起了自己做信号工程的故事,小女孩听得津津有味。这成了现场一次“意外”的“科普讲座”。
科普展区展示了新型农业、草根发明等140余个百姓身边的科技创新成果。
本届科技周以“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为主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伍建民介绍,科技周主场活动强调科技扶贫“精准力”、科技成果“创造力”与展现科普成果“感染力”,让观众能现场感受创新驱动发展的巨大力量。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