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16日在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时说,目前气候科研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话语权”的重要依据。
郑国光对新华社记者说,气候谈判的依据是科学研究。科学本无国界,但科研人员是有国籍的。某国研究人员曾依据他们的气候或气象研究,突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问题,却对自己的问题只字不提。“在利用我们自己的体系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对方的研究漏洞百出。他们把中国的极端天气情况说成常见情况,从而误导舆论。上述例子充分说明,气候科研在气候谈判中的重要性”。
郑国光说,气候科研可以帮助中国在新的“游戏规则”建立过程中争取必要“话语权”,使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各种活动能朝着真正有助于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真正有助于实质性减排的方向发展,而不让它异化为发达国家牟取或操控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手段。
郑国光介绍说,中国气候科研近些年来取得不少进步,并为中国的气候变化谈判提供重要科学支撑。比如,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的撰写。在IPCC第四份科学评估报告中,共有28位中国的主要作者。在未来的IPCC第五份科学评估报告中,中国科学家会有更多发言权。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紧密围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实施,不断完善气候系统观测网,加强建设气候变化基础资料数据平台,”郑国光说。
郑国光指出,目前中国有5颗在轨运行的气象卫星,中国已成为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其气象卫星数据和产品已实现全球共享。中国正在研发观测温室气体和主要化学反应气体的卫星有效载荷,即将形成全球性、长期、定量和三维综合立体观测能力。中国青海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测站,是全球20个大气本底基准观测站之一,其提供的数据具有国际参考意义。郑国光说,这些气候科研和建设工作对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话语权”有很大帮助。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