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一片很大的天地”,这句略带政策号召意味的话,从“80后”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的口中说出,显得生动质朴。名校博士“回乡种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
在内蒙古代表团驻地,记者见到了马瑞强。首次参会的他,似乎还不太习惯从“地头边”到“镜头前”的角色转变,但过去的三年中,戏剧性的角色转变却成了他“小有名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年仅30岁的马瑞强,201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本有着中牧集团这份在众人眼中的体面工作,但怀揣理想的他,尽管自称“抉择最难”,最终还是选择了回乡创业,从“零”做起。
“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我真的是喜欢农业,热爱农业。”他坦言,这是自己选择“回乡种地”的最大原因。
“此外,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等现象日益严重,农村的很多事情,确实需要有人去做。”除了这份担当,促使其回乡创业的还有一些现实因素,对此,他也是直言不讳,“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农业方面本身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他回忆说,“回乡种地”这个决定曾遭许多非议甚至嘲笑,自己的父母起初也是非常不理解。但对于从博士到“农民”的这种角色转变,他自己显得很淡定,“我觉得挺好,过得很充实,也很踏实。”
敲开其创业大门的是一种并不为众人所熟知的农产品——水果玉米,在试种看到市场潜力之后,马瑞强便与当地村民一道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他认为这是践行“带乡亲共同致富”的上乘之选。目前,该合作社成员已达到300多户,种植面积3000多亩。
对于未来,他说,希望把合作社这个模式,做得更稳定、细致、具体一些,做好“模板”后,再复制到全国其他地方。他说,以后将长期“与农为伴”。
马瑞强告诉记者,因为“博士种地”的缘故,他在市里算是“小有名气”。但当时听闻自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消息时,还是非常惊讶和激动。“不过现在感觉更多的,则是责任和压力。”首次参会,马瑞强告诉记者,自己将会比较关注三农问题和就业创业方面的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要是行政事业单位,也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只有稳定。”他说,希望将这句话送给所有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以及找工作的人。他认为,人生的过程应该丰富多彩,人生的意义在于充满挑战。
“岂能尽如人愿,但求无愧于心。”这是马瑞强网络签名里经常写的一句话。尽管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非议,但他说,再有多苦,也不能消灭自己对理想的坚定。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否意味着成功?”还没等记者问完,马瑞强就连忙插话,“现在说成功,太早了。”而今头顶“全国人大代表”光环的马瑞强,并没有太多的满足,坦言自己“刚上路”。(记者 马学玲)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