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撕毁了灾区人民的美好家园。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面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强烈地震。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灾区人民选择了不屈不挠,他们从废墟中站起,奋勇抗震救灾;全国军民选择了无疆大爱,用热血与生命倾力大救援,众志成城的中华民族共克时艰,最终夺取了决定性的伟大胜利。
一年后的今天,四川人民承蒙祖国四面八方的真情驰援,用无穷的智慧,勤劳的双手,正在重新建造着自己美好的新家园。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复原,而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依靠科学的重建,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实践。
“必须急”和“不能急”的辩证法
抚慰悲伤痛楚,重建势在必行。对四川而言,不失为是一场严峻的大考。
“灾后的重建工作,必须科学务实,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发展负责。”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强调,“灾后恢复重建是百年大计,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科学实施。我们要把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科学安排重建内容,合理组织重建力量,又好又快地推动重建工作。”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在一次讲话中特别指出:“重建不是克隆过去,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升级,体现前瞻性。”他说,恢复重建,最终要靠发展。产业的恢复与发展在重建中至关重要,要注意提升优化产业层次,恢复振兴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省委、省政府邀请权威专家参与反复论证。专家们给决策部门建议,抗震救灾必须急,灾后重建不能急。一快一慢之间,是对科学规律的深刻把握。“必须急”,是巨大灾难来袭后的科学处置方式,是千方百计抢救生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密防范次生灾害;“不能急”,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科学布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科学重建。
城乡住房、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四优先”,集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为一体,成为四川灾后重建规划设计的核心宗旨与必备要素。
汶川新城“中轴线”之争
汶川县城的重建方案曾备受争论,直到去年年底,总体规划才获得通过。“重生”的汶川县城将8度设防,建成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川西旅游城市。县规划局局长张先武认为,争论不断的重建规划,虽然出台“慢”了点儿,却是为了“更好”。一个对群众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规划,将为子孙后代所铭记。
在规划布局中,贯穿新县城的“中轴线”,把山、水、城融为一体,体现山水相连的规划理念。
中轴线到底多宽为好?起初有人提出90米,理由是面积开阔,利于百姓活动,能提供丰富休闲场所。有人反对,理由是总共两三万人的县城,空间过大、距离过宽,商业气氛淡化,更重要的是四面环山的县城,土地金贵。经过反复讨论,“中轴线”规划最终定位在48米左右,既减少了拆迁又节约了土地。
重建更要考虑现实可操作性。县城滨江路建设,是几代汶川人亲水的夙愿。可过去的滨江路旁建筑新旧参差不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宅居民期盼重建,新落成小区的住户又觉得拆了可惜。按照此前的“一刀切”规划,滨江路设计为商业带,开阔的街面、五彩的霓虹,虽然美观大气但操作困难。本着灵活规划、实事求是原则,重建规划最终提出,在保障滨江路4.5米宽的基础上,能宽就宽,能窄就窄,部分地方建成绿地或城市景观。
新县城特别注重防震减灾,汲取县城居民没有避灾场所的教训,新规划在土地紧张的情况下拿出20多亩地,建设大型避灾广场。针对附近山体落石的情况,设计中又划出5至20米不等的靠山挡墙,以防次生灾害。
彭州市鹿坪村同样有个“迟到”的规划。利用重建契机,结合城乡统筹,规划部门专门为鹿坪村做了一次规划,按照城里小区标准,修4层高的楼房。但第一次规划几乎遭到村民一致反对:“怎么和城市小区一样?难道让我们提着锄头上楼!”在村民会议上,大家七嘴八舌。显而易见,将500多户村民“浓缩”在几幢楼房里,虽整齐划一,却失去了农家风情。
经过多次实地调查,20多天后,第二次规划方案终于出台:扩大统筹范围,除修建农民集中居住房外,还将村里的荷塘、经济作物区等规划进来———原本集中居住的一个点扩散成3个点,4层楼改为2层,院落之间建造绿化带。这个方案一出,很快抓住了村民的心。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