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的全国科学研究工作体系,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经历了怎样的风云变幻?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郭沫若担当中国科学院院长的任命。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向郭沫若颁发中国科学院印信。在新中国成立仅仅一个月的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对外办公。
1956~1966年的十年间,中国科技事业经历了“大潮迭起、波澜壮阔”的时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向科学进军——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一书的序言中说,这十年,对于中国科学院来说“是大起步、大开拓、大发展的10年”。
短短十年,中科院几乎是平地起楼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立起力学、电子学、自动化、计算机、半导体、激光和光学精密仪器等新技术研究机构,以及在分子生物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天体演化、核物理、计算数学、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微分几何、数论、催化理论、化学物理等一批交叉科学与理论科学领域开展研究的机构,培养造就了一支中国自己的现代科学技术队伍。
据统计,1956年中科院科研机构共有40多个,全院8000多人,到60年代初,科研机构已达100多个,员工达5万多人。
以中科院为中心的科研体系
新中国建院之初,中国科学院对全国自然科学人才与研究机构进行调查,为第一批研究所的组建和人员聘任提供了依据。
在新中国的召唤下,李四光、华罗庚、赵忠尧、葛庭燧、殷宏章、吴文俊、钱学森、郭永怀、汪德昭、张文裕、张香桐、陆元九等一批旅居海外的著名科学家先后回国工作,中科院以他们为主开拓建立了众多新兴学科和空白领域。
1950年6月下旬,近代物理研究所等中科院首批15个研究所正式成立,所长由政务院任命。“那时政务院总理是周总理,给我们发聘书,叫‘授命书’,是由总理签名,国务院签署的。这表示我们国家对科学院的重视,也对科学院研究所的重视。”十年前,贝时璋激动地向本刊记者回忆道。如今,这位中科院资深院士已逾百岁高龄。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亟待恢复重建,但又面临欧美等国的经济封锁,国家便将许多科技问题的解决,寄望于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国家建设需要作为科研的主要目标,成为中科院早期工作的基本方针。
1953年11月,中科院党组呈送了《关于目前科学院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给中央的报告》。次年1月,中央对这一报告作了长篇批示,全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科学事业的基本政策,首次提出了建设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的全国科学研究工作体系。
1956年1月,周恩来总理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号召“向科学进军”,宣布国家即将制订12年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集中最优秀的科学力量和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科学研究方面”;要“用极大的力量来加强科学院,使它成为领导全国提高科学水平、培养新生力量的火车头”。
在随后制定的中国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中,中科院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并承担了规划中的大部分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央采取的“四大紧急措施”,即由中科院组织实施。
随着“12年科技规划”的实施,中科院直属科研机构快速发展。至1965年,全院有直属科研机构106个,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科技布局。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