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TF第一次到北京,对大多数中国的工程师来说,这也是第一次与国际互联网精英零距离接触。尤其是国内教育领域的技术工程师,不少人在会后交流中,感慨万端,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互联网的精神——任何技术观点都可以公开发表和讨论,没有国界,没有权威。
全世界一千多位工程师汇集到这个互联网技术的殿堂,他们一如既往地讨论互联网的技术规范问题。“此次IETF来到北京,传递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在IETF闭幕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吴建平教授代表承办方之一清华大学,高度评价了IETF在中国举办的意义。而他更直接地褒扬了“人”的作用,他说:“真正推动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是IETF的工程师们。”
“人”推动了IETF,也推动了互联网。始创于1986年的IETF,第一次会议仅有二十一人参加,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成千上万技术成员,最具权威的全球互联网领域技术研究组织,几乎超过90%的互联网技术标准都是由IETF制定的,如TCP/IP、IPv6、路由协议、FTP、POP、SNMP等协议。“没有IETF就没有互联网”是对IETF地位的最精辟阐述。
毫无疑问,IETF的成功奠定了互联网的成功。其开放性、独立性,以及务实的精神,让互联网经历四十多年的迅速壮大,却不因为体系结构的复杂膨胀而停滞不前,仍然保持活力。
独立和开放,贯穿在每个参与IETF的工程师的精神中。
IETF的现任主席Russ Hously说:“IETF成功的关键,源于开放的协议。”更为重要的是,IETF有一句经典名言,即著名的Dave Clark的诗句:“我们拒绝国王、总统和投票,简单多数和可运行的代码就是我们信仰。”则充分说明了其独立性。
所有参与IETF工作中的工程师都是志愿者,任何个人都可以成为IETF的成员,提交技术标准草案。在IETF的草案中,遵从的还是解决实际的问题,每一年都会关闭一些工作组,新开一些工作组,目前大约有124个工作组在活动,仅79次会议就有1003份草案被更新。而每一个工作组活动、每一份草案更新,都是对实际问题的清晰描述,最为简单最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方案被通过为新的标准规范。
当IETF的主席问,IETF能为互联网做点什么?有位工程师回答:“在IETF开发的1000个解决方案中,有一个是有用的。”
两年前,本刊采访IETF前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张丽霞教授时,张教授说到:“问题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而不是坐在屋子里,拍脑袋想出来的。IETF并不缺解决方案,而是如何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选择有效的‘那一个’。”
这就是IETF,简单而务实。也正因为有IETF的简单,才有了今天互联网的生机和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0年12月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