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99年11月--2000年04月
领队:盛六华,《雪龙》船船长:袁绍宏
中山站站长:刘书燕(兼越冬队长)
长城站站长:吴金友(兼越冬队长)
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由长城站考察队、中山站考察队、格罗夫山综合考察队、南大洋考察队和"雪龙"船组成。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领队盛六华,后因考察途中突发疾病返国,由王德正于1999年12月28日接任领队工作。考察队总人数139人,长城站21人,中山站44人,格罗夫山考察队10人,"雪龙"船47人,南大洋考察队12人,外国科学家5人。第十六次考察队实施"一船两站"方案,"雪龙"船先行赴中山站,由中山站赴长城站,然后再返回中山站。
中国第十六次南极度夏科学考察
中国第十六次南极夏季科学考察是在南极现场执行“九五”国家重点科学计划(攻关)项目的最后一年,共安排科学考察项目10项,除国际GPS联测外,其余所执行的均为“九五”攻关计划。
长城站科学考察
GPS国际联测执行99/00南极夏季1月20日至2月20日国际全南极的GPS观测,目的是针对大地形变开展的观测研究,共取得30天的联测数据光盘。
南设德兰群岛新生代研究考察的目的是:①采集新生代火山岩样品,为恢复群岛的形成、抬升、剥蚀与环境变迁的演化过程收集野外资料。调查长城站火山机构的分布、形态、产物;②与韩国合作共同采集火山岩样品,为研究海峡拉张积累资料;③对南安第斯山脉开展包括构造、沉积盆地、岩浆活动、矿产及火山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调查。通过野外考察,获取了大量宝贵的标本和资料,为深入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站区自然界面环境过程与全球变化专题考察此本次考察围绕全新世表生地球化学过程进行,着重采集有关环境样品和数据,目的在于探讨不同高度上古新湖泊沉积所表达的气候、污染物、生物活动的环境演化过程及其环境事件。
站区环境影响评价长城站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①科学考察活动环境影响因子跟踪识别、污染源调查;②站区环境治理及环境管理措施评估;③站区水质、底质质量状况监测评价;④环境评估公众参与调查。除地质采样因客观原因未能按计划完成外,通过现场考察和调查,所取得的样品和资料将为长城站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中山站科学考察站
站区附近及近岸地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该项考察属于国家“九五”攻关第四专题的内容,以站区为基地,对站区及近岸地区常规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系统监测,与第十五次队的工作进行比较,做出阶段性的总结。该次考察共获取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大气及其他常规要素67份样品,194组数据,基本涵盖了中山站区及近岸地区的环境生态现状,为长期监测提供了背景资料。
站区环境影响评价中山站区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①科学考察活动环境影响因子跟踪识别与污染源调查;②站区环境治理及环境管理措施评估;③站区水质底质监测评价;④环境评估公众参与调查。通过现场考察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改进建议,所取得的样品和资料将为中山站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风化壳和原始环境形成过程该项目开展了两项现场考察工作: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调查;企鹅传染病调查。第一项的考察和取样对象分别是:生物样、岩土、水样、固体废物等。第二项完成部分现场采样,因客观条件限制,部分未能完成,样品分析在国内进行。
全程臭氧和紫外辐射的监测和变化机制研究
通过安装在“雪龙”船的高精度紫外辐射和地面臭氧观测仪器,获取整个航线的资料,对中山、长城两站的常规气象观测也进行了全面了解,通过对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紫外和臭氧变化规律,并与国内外和站上的同期资料相比,分析南极地区臭氧和紫外辐射的变化过程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
格罗夫山综合考察
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主要成果和进展是:完成核心区110km2第一张1∶2。5万地形图;收集28块陨石;采集了大量沉积岩转石;发现并确认6条悬浮终碛堤;考察了分布在各岛峰山体上的冰川;发现了系列古土壤(据了解该发现尚属首次);在蓝冰区钻设定位标杆;首次实施冰缝内部直接观测并取样;在核心区主峰大本营树立了半永久性纪念标。
南大洋和普里兹湾考察
该考察是执行“九五”攻关计划的最后一个航次,同时又是执行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南大洋碳循环”的关键航次,重点保证了“碳循环”项目的实施,在普里兹湾着重于从陆隆与深海洋区之间的直达海底作业,完成了中美合作沉积物捕捉器的回收和重新布放作业,走航观测按照计划要求执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和样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