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鲍勃·迪伦为什么能爆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6-10-14 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他像一块滚石闯入诺贝尔文学奖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爆出冷门!美国民谣、摇滚歌手鲍勃·迪伦(BobDylan)摘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以“欧洲中心主义”闻名的诺贝尔文学奖上一次花落美国,还是23年前颁给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当人人纷纷猜测诺奖何时会再度青睐美利坚时,瑞典文学院给出了让人吃惊的答案——将奖项颁给一位民谣、摇滚歌手,确切地说,一个文学界的“圈外人”。颁奖词说,鲍勃·迪伦“在美国伟大的民谣传统里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意表达”(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说,迪伦将他的诗歌通过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与古希腊那些通过音乐表达的经典作品别无二致。鲍勃·迪伦的作品虽然是让人“听”的,但完全可以把它们当做诗歌来“读”。

  迪伦1941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他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在各种乐队中参加表演,尤其热爱美国民谣和布鲁斯。他还受到早期“垮掉的一代”年轻作家以及现代诗人的影响。迪伦1961年搬到纽约后开始在咖啡厅和俱乐部里进行音乐表演,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后,1962年发行首张同名专辑《鲍勃·迪伦》。此后,他发行了大量涉及社会、宗教、政治与爱情等主题的专辑。作为美国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之一,迪伦曾获得格莱美音乐奖多个奖项和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并于2013年成为首位入选美国艺术文学院的摇滚音乐家。

  除了大量音乐专辑,迪伦还于1971年出版了实验性著作、散文诗集《狼蛛》。瑞典文学院评价说:“他的多才多艺令人惊奇,画家、演员和作家领域都有他的足迹。”

  文学院评点说,迪伦是一位标志性人物,对当代音乐的影响深远,同时“也是亚文学不断追随的人物”。

  解读

  鲍勃·迪伦为什么能爆冷得奖

  鲍勃·迪伦获奖消息一出,几乎所有人都直呼“冷门”。乐评家张晓舟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这肯定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最具轰动效应的一次,因为鲍勃·迪伦从身份上来讲,是一个音乐家、歌手。但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不只是从文本考虑。”

  张晓舟表示,诺奖也曾颁给剧作家如达里奥·福,哈罗德·品特、贝克特等。“剧本有超出文本的表演性,一个剧作家的作品是需要被表演出来的。如果剧作家能不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那么一个音乐家为什么不可以呢?”

  听到鲍勃·迪伦获奖的消息,作家肖复兴也感到兴奋。“我认为颁给鲍勃·迪伦,比颁给某些我们没读过的作家有意思多了!”肖复兴指出,鲍勃·迪伦的获奖实际上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文学高于音乐,也不能说音乐是文学的附庸。他们的关系应该是鱼和水之间的关系,水乳交融。”

  鲍勃·迪伦配得上诺贝尔奖吗?他当然配。

  他延续了荷马和萨福的传统

  瑞典文学院终身秘书萨拉·达尼乌斯(Sara Danius)在颁奖后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鲍勃·迪伦“是英语口语传统里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是一个极好的样本,一个原创性的样本。他是这种传统活生生的体现,54年来,他不断地重新发明自己,重新发明新的身份。”

  事实上,口语文学的历史比书面文学更为绵长。达尼乌斯认为鲍勃·迪伦正是接续了古老的游吟诗人的传统,尤其是以荷马和萨福为代表的传统。“他们写作诗歌文本,以便我们可以聆听,表演,通常辅以乐器表演。鲍勃·迪伦也一样。”正如荷马和萨福将不断被阅读、被欣赏,鲍勃·迪伦的歌曲也将在伟大的英语文学传统里占据一席之地,持久流传。

  “不管是中国、西方还是全世界,一直都有游吟诗人这个古老的传统,诗和乐本来就是一体的,是可以唱的。”张晓舟也这样表示。“我觉得这次迪伦获奖,看起来是很新鲜,但其实这次诺贝尔文学奖重返了一个古老的文学传统。”

  不断“背叛”自己的鲍勃·迪伦从来拒绝被标签化,但对“游吟诗人”的身份似乎十分认同。2011年,当鲍勃·迪伦首次来到中国开演唱会之际,接受《南都周刊》记者章元佳采访时说道:“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游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的匠人。我处在被文化遗忘的无底深渊之中。”

  他在每个动荡时代发声

  很多人认识鲍勃·迪伦,自然是因为他的音乐。

  迪伦的早期作品曲调简洁,旋律优美,但歌词内容却带有强烈的心智意象色彩。他对美国民谣之父伍迪·加思里等人开创的现代民歌教条,即民歌应为“正义之声”奉为圭皋。在当时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潮流下,迪伦创作了大量的“抗议歌曲”,里面充满了激进的批判性文字。

  《大雨将至》、《战争狂人》都可作如是观,同时这些作品也奠定了迪伦作为美国上世纪60年代初“民歌复兴运动”的旗手地位。而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答案在风中飘荡》,因高度的时代意识被誉为黑人“民权运动”圣歌。另一首《时代的变迁》更是以其激进的“反主流文化”倾向使迪伦一跃成为“新一代文化的代言人”。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鲍勃·迪伦不啻为美国流行文化的“符号”。“迪伦的歌词,一方面受到非常多文学流派的滋养,他对美国文学、历史的兴趣和认识很丰厚,另一方面,他又浸淫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垮掉派文学的写作方式,歌词里的气息,就像很多美国画家一样,把世事百态、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拼贴在一起。你一开始很难理解歌词里说的是什么,逻辑是什么,但他却非常准确地捕捉到时代气息,又或者干脆他就是时代气息。”译者郝巍表示。

  “鲍勃·迪伦的歌曲不是小情小爱、小时代的浅吟低唱。”肖复兴告诉南都记者。“他的音乐有着对美国历史的介入,与美国历史齐头并进,在每个动荡时期都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他不仅作为一个歌手是值得敬佩的,作为一个作家也是值得敬佩的。”

  除了音乐他还跨界写作和绘画

  鲍勃·迪伦的每一首歌的歌词都是一首现代诗。诗人廖伟棠说,许多年前,他在袁可嘉编选的《美国当代诗选》里读到了鲍勃·迪伦的歌词。“我记得袁老写到在美国听鲍勃·迪伦演唱会的盛况,把他比喻为柳永,写得像有井水处就有迪伦歌似的。袁老把鲍勃·迪伦的歌词作为诗翻译过来,放在那本大师云集的诗选里居然毫不逊色,且另有一股洒脱涤荡之气,且神秘、猛锐如春夜之虎。”

  鲍勃·迪伦的文字天赋也体现在歌词之外的写作上。2004年1 0月,迪伦出版了名为《C hronicles,V ol.1》(《编年史》)的自传,书中主要记述了他的童年生活、在纽约奋斗的经过和中年陷入创作低潮的心情等。这是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打出的回忆录。推出之后,该书停留于纽约时报书籍非小说类排行榜长达19周。该书中文简体版译名又为《像一块滚石》,繁体中文版译名为《摇滚记》。

  “从历史和文本的角度来说,他的回忆录《编年史》本身是拿过普利策(特别荣誉)奖的,这本回忆录即使从散文的角度出发,文学价值也非常高,抛开他的歌曲、歌词,光是这本书,水准也是很高的。”张晓舟说。

  除了音乐和写作,鲍勃·迪伦还跨界玩起了绘画。2007年,发表过近50张唱片、开过无数场演唱会的鲍勃·迪伦在开姆尼茨美术馆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从1989年到1992年间迪伦在全球举办“永不停止的巡演”时用画笔记录下的所见所闻。策展人克斯廷·德雷克塞尔曾说:“也许这些作品在技巧上还稍欠火候,但如同唱歌一样,迪伦在绘画创作上,也是全身心地投入的。”德国评论家们更是不吝惜溢美之词:“即使鲍勃从未唱过一句,写过一行,正在展出的这些绘画也值得一看。”

  打破惯例

  63年后再有圈外人获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的初衷是授予“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但历史上,有多个并非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家的作者也获得了该奖项。

  1902年,研究古罗马史的德国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森获奖;1927年,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获奖;1950年,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获奖,不过,罗素生平写过不少随笔作品,与文学的距离不算很远。1953年,英国政治家温斯顿·丘吉尔因为写的二战回忆录而得奖,他也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政治家。

  然而,在丘吉尔之后,诺贝尔文学奖便回归“纯文学”。在其后长达63年的时间里,都再没有过文学圈外的作者得过奖。鲍勃·迪伦终结了这一“惯例”,他也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唯一得奖的音乐家。

  音乐地位

  他改变了摇滚乐历史

  鲍勃·迪伦拿下诺贝尔文学奖,对很多摇滚乐迷来说并不意外,因为在欧美他有这个地位和影响力。作为音乐家,迪伦的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也让他成为畅销音乐艺人之一。迪伦得到过包括格莱美、金球奖和奥斯卡在内的奖项。2012年5月,迪伦获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

  他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垂青,不仅在于曾经写下了如诗一样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荡》、《像一块滚石》、《时代变了》、《大雨将至》等歌的歌词都可以载入史册;更在于他对摇滚乐的开创意义。很多原创音乐人都可以把歌词写得像诗一样,但迪伦只有一个。

  他解放了摇滚乐的灵魂

  如果说猫王解放了摇滚乐的身体,迪伦就是解放了摇滚乐的灵魂,迪伦被称为最早的“摇滚教父”。早在1965年他在音乐节上用电声吉他弹唱民谣,从而一举改写了摇滚乐的历史,刺耳的电吉他让当时的乐迷难以接受,围攻迪伦是民谣的“叛徒”,但正是这个开创性的离经叛道,再加上他层出不穷的卓越歌词,让民谣摇滚在上世纪60年代末成为当时的青少年亚文化主流思潮,并且和当时的“垮掉”、“乌托邦”、“民权”、“反战”等各种思潮相互呼应,被认为唤醒良知,迪伦从而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迪伦并没有像列侬,成为大众偶像。在上世纪60年代末各种思潮风起云涌的时候,他却因为一场离奇的车祸而隐居,等再度出山推出《约翰·韦斯利·哈丁》、《纳什维尔的天际线》、《新的早晨》等专辑时他已经彻底改头换面,“我不是什么代言人,我只是月光下裸体的舞者”,他不再那么有攻击性,没有成为外界所期待的时代英雄,而是开始崇尚大自然,沉迷在山水田园乡村中疗伤,之后他的音乐充满了神秘感。

  而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他又出人意料地放弃基督教,皈依犹太教,音乐类型也早已经从民谣摇滚做回根源民谣和布鲁斯。摇滚乐后来衍生出朋克和金属,各种迷幻和浪潮,似乎都已经不再和迪伦有关,但他就像是一个参照物,不仅仅因为他在上世纪60年代的伟大,是他孕育出了各种可能,他没有重复自己,没有被外界绑架,在平凡和朴素中寻找力量。

  他是摇滚乐的活化石

  迪伦不是一个出色的歌手,他的《敲响天堂之门》还不如艾薇儿唱得好听,但是乐迷说起他都会肃然起敬,从披头士到滚石,从崔健、罗大佑到汪峰。晚年的迪伦更成为一个标本、活化石,被各种影视作品、书籍解读和诠释。如果你还记得《阿甘正传》,阿甘的女友珍妮在台上裸体翻唱的一首歌就是《答案在风中飘荡》。多年之后,“半壁江山”汪峰把自己的专辑命名为《信仰在空中飘扬》,有说汪峰还专门请译者翻译迪伦的歌词,所以细心的歌迷都可以在“半壁”的歌中发现诸如“像一块石头一样地滚吧”、“无家可归像块石头”、“不如让我们一起放任自流吧”等歌词都有迪伦的影子。

  迪伦可能也是在美国被拍过传记片最多的人,包括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拍的《无家可归的方向》,以及克里斯汀·贝尔、希斯·莱杰、本·威士肖等人轮番出演的《我不在场》,影后凯特·布兰切特的反串演出更是让人叫绝,这部影片曾拿下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以及最佳女演员奖,都被认为是向迪伦的致敬。

  近些年的迪伦反倒比年轻时更活跃,就像他自己所说:“过去的我老态龙钟,现在的我可比那个时候年轻。”2011年4月,古稀之年的他曾到台北、北京、上海和香港演出,包括崔健、李宗盛、伍佰、陈升、张楚、汪峰、郑钧等都前往现场“朝圣”。南都记者丁慧峰 麻乐

  所有中国的摇滚乐,今天那些还拿着吉他在唱的人,无论大家承认与否,接受与否,鲍勃·迪伦或多或少都对我们有过影响。鲍勃·迪伦越是不代表谁,他的影响越大,那些总是想代表时代的人,越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影响,那个时代过去了,他们就过去了。

  ——崔健

  很多人说听我的歌长大,但我是听他的歌长大的。我被他的旋律启发,他的音乐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由”,他不会被旋律绑架。

  ——李宗盛

  他唱出了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人的声音、人的哀号,他所代表的民谣精神,就是把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用音乐表达出来,值得台湾音乐人、文化人省思。

  ——胡德夫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梦想,20岁的时候,想做崔健;30岁的时候,想做迪伦……我的神,对于你来说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你的文字能将所有执迷的灵魂唤醒。再过几百年,你那些不朽的诗句依然会在空中飘扬。

  ——汪峰

  《答案在风中飘荡》

  (歌词节选)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条路

  才能将其称作好汉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道海

  才能在沙滩上入眠

  炮弹要飞多久

  才能将其永远禁缚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座山峰能矗立多久

  才会被冲刷入海

  那些人还要活多久

  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一个人能多少次扭过头去

  假装他并没有看到

  答案在风中飘荡

  ——鲍勃·迪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