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人文特色 建设成绩突出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刘伟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系统而深刻阐释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命题,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明确了任务和道路,深刻剖析并清晰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能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什么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一系列问题。
时代的呼唤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中国人民大学提出了很高的期待。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党在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一直高扬人文社会科学旗帜,大力呼吁全社会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发挥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重镇作用,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优良传统,推进“双一流”建设。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极大提升了我们的教育自信,清晰回答了我们能不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本来是不乏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的,之所以近代以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缺乏这种自信,是因为当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明碰撞时,我们失败了。中国传统文明曾经创造出远远超过欧洲中世纪的文明,但西方文明自15世纪文艺复兴起,经过宗教革命、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直到产业革命,获得了快速发展。相比较而言,中华传统文明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被打蒙了”,进而失去了对我们曾经引以骄傲的传统文化的自信,开始全盘西化,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尤其如此。不仅自然科学的教育开始全面引入西方近代分科的所谓科学主义的教育,而且人文社科也一改中国传统的系统性教育方式,开始按所谓科学主义方式加以分科设系,教程结构大都以西学为准。
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走到今天,需要也能够重构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使我们国家现代化水平获得极大提升,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从100多美元跃升至8000美元以上,从贫困上升为上中等收入国家;GDP总量从占全球1.8%上升至13%,从排名十名开外上升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水平从17%提升至56%并进入加速期,工业化水平从初期起步进入到后期;高校毛入学率从1%上升至40%,等等。这些现代化发展的成就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历史选择。这一方面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的社会发展基础;另一方面伟大的中国梦的追求,也为巩固和丰富这种自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并正朝着世界一流方向奋进,一定会出现一批世界一流大学。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鲜明指出了我们的教育方向,清晰回答了我们建设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
大学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机构,它们既有着共同特征,又植根于各自所处的文化传统中,打上不同民族文化的鲜明烙印。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事业提出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葫芦,以欧美大学简单地作为标准和模式,加以模仿和追捧。正像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讲话时提出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需要出发,把解决中国问题与运用世界科学和文明进展优秀成果统一起来,把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统一起来,使我们的大学建设真正有效支撑起中国发展,使中国发展真正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令世人尊重的贡献,进而向世界展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风采。
之所以要以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为根本方向,重要的在于我们办学的目的和初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概括的“四个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只能也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在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统一中,建设社会主义大学才能实现。对于以人文社科为主的大学,就应当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要义,清晰回答了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
大学的基本在于培养人。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教育历来不乏家国情怀,这一点尤其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大学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中,特别提到我们党创办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具有红色基因的学校。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7年在延安清凉山下成立的陕北公学,到后来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华北联合大学和解放战争后期成立于正定的华北大学,再到新中国成立于燕山脚下的中国人民大学。新中国后的许多新大学都有这种共同基因,很多也是从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华北大学走出去的。忠诚于党、坚定不移跟党走,应是我们党创办大学的魂魄;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四个服务”,应是我们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这既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原则,也是最大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拥有齐全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和强大的人文社科学科。人文社科具有历史科学性质,又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价值指向性。我们一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商学、管理学、文学、史学等人文社科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陕公的传承者,一定继承好陕北公学的基因,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学校“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优良传统,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曾说过“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有人说来自全国各地的陕公的学生未经文化课程考试,未必合格,毛泽东同志说,陕公的青年学生从西安走到延安600里程,冒着死亡的威胁穿过层层封锁,还有什么考试比这个更严格?在新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一定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争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排头兵。
夯实学科基础 积极稳妥推进“双一流”建设
清华大学副校长 尤政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标志着“双一流”建设开始全面启动。
一、《实施办法》进一步阐明了“双一流”建设的内涵
“双一流”建设方案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实施办法》允许建设高校根据学校综合改革方案,自主确定建设定位、选择合适建设路径、确定学科建设口径,支持学校积极探索不同的一流建设之路。在支持方式上,综合考虑建设高校基础、学科类别及发展水平,给予相应支持,同时经费实行动态滚动机制,使学校可以通过科学规划,有序、合理、自主地安排经费。同时,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改革,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考试招生、人事制度、经费管理、学位授权、科研评价等方面切实落实建设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双一流”建设的基础是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要求,“以学科为基础,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高校整体建设”。各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和学科水平,合理定位,确定合适的建设目标和建设路径,处理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系。
“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流人才。育人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实施办法》设置的遴选条件中,人才培养条件列在第一位,强调要有高质量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成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希望通过“双一流”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等教育水平提升。
“双一流”建设的保障是动态管理、打破身份固化。《实施办法》中明确,在建设过程中对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开放竞争、以绩效评价为主的调整机制。在建设中期、末期进行绩效评价,根据建设成效和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建立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形成开放竞争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建设和学科建设良性发展。
二、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没有若干具有世界领先的学科,就很难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经过多年建设,清华大学已经基本完成综合性学科布局,学科结构更加优化,学科水平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在上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4个学科排名第一;近年来在国际学科排名中,9个学科在QS学科排名中进入世界前20名;4个学科进入USNEW学科排名前10,其中工程学科位列世界第一,计算机位列第二;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16个,其中进入万分之一的学科有1个、千分之一的有5个。
为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清华大学还根据国家发展需求,把握世界高等教育深刻变革特征和世界学术发展前沿,在现有学科整体布局和结构的基础上,以整合优势学科为先导,以优化和完善学科组织结构为支撑,以促进学科交叉与加强公共基础平台建设为抓手,完善学科评估,推进资源动态调整,不断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持国内引领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领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一)构建学科分类发展路径。根据已有学科基础和学科发展趋势,完善学科组织模式,通过整合分类过细、过散学科,形成若干学科相近、优势突出、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领域(群),提升承担国家重大项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工科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统筹协调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基础研究,加强具有突破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研究和创新,不断推动工科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理科以开展国际学术前沿研究为中心,加强基础研究,开辟前沿研究方向,力争在原创性、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上取得突破。文科坚持高水平、有特色、规模适度、优势突出的建设原则,延续文脉,加强基础,创新思想,扩大影响,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学科社会影响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生命科学学科,进一步完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科布局,解决制约学科发展体制机制问题,理顺治理结构。
(二)构建学科内涵发展模式。坚持需求导向,优化和完善学科组织结构。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开展面向全球性挑战问题的研究,推动若干重大研究课题、科学交叉前沿课题的研发,力争取得重大突破。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为导向,重点支持战略性学科领域,形成并发挥学校在相关领域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服务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加强军民融合技术研究,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探索动态管理,完善资源配置机制。根据学校总体战略和学科建设规划,探索建立学生规模、教师编制、学科建设经费、科研用房、后勤保障等综合资源配置机制,建立资源动态调整机制,提升资源使用效益。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使用效益,创造有利于学科持续进步的支撑环境。
完善评价体系,完善学科评估与调整机制。依据学科特点和建设目标,利用国际评估、国内评估、专业认证等评价手段,定期对学科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综合考察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水平、学术影响力和综合实力。建立基于评价结果的资源调整机制,实现对学科规模、方向和结构的动态调整,增强建设有效性,推动学科持续进步。
(三)培育和发展前沿交叉学科。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形成。以前沿问题研究牵引交叉学科发展方向,鼓励理工融合、文理贯通,培育清华特色交叉学科。健全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各类学术组织作用,面向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积极培育跨学科交叉领域和方向,大力支持交叉研究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健全组织机制,建立教师跨院系聘任制度和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机制,完善综合科研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机制,优化科技评价和成果认定制度,建立跨学科交叉研究组织的发展状况监测制度,创造良好的跨学科交叉氛围。围绕学校重点规划部署的方向,整合国家、地方和企业资源建立新型创新平台,加强校内各级科研教学平台建设,创造有利于学科发展和交叉的环境和条件。
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构筑“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新百年发展格局,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作出贡献,使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更多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前列,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加,为我国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以及全球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使清华大学在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为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