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革命①
编者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的普遍共识。本版从今天起推出“聚焦课堂革命”系列报道,介绍高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积极探索,敬请关注。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双师互动教学现场。郗争 摄
构建“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
“多师同堂”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简称T.T),是指由三名或三名以上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协同教学团队,共同分担同一门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教学任务,展开共同授课的研讨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了团队合作的基本理念,更深刻体现了民主协商基础上的共同计划、团队执行、实时沟通、协同反思、分享回馈与评价等创新内涵。
从2001年9月开始,西南政法大学创立了“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讲评、论辩、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将“设疑开拓法、情景启动法、发散思维训练法、大小课程互动法”等综合运用于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形成了由两位或多位教师同堂授课、学生研究小组、模拟法庭以及网络辅助学习等综合教学模式。该模式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理学、立法学、人权法律制度等课程一经运用,就收到了显著成效,学生普遍反映在参与论辩、讨论的环节中获益匪浅。
在总结“双师多向互动式教学法”经验基础上,2004年9月,法学理论学科在博士研究生课堂上开始探索“多师同堂”协同教学,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三位以上教授同台授课,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间的“博弈”互补,促进师生间交流互动,倡导开放教学,强化学生的过程参与。教学过程以问题为“经”、文献阅读为“纬”,融会讲评、论辩、讨论等多重环节,达成师生间交流互动,实现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迄今为止,西南政法大学全校多门课程开始全面推广“多师同堂”协同教学。
“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从“学”的方面说,就是要培养学生跨越学科限制的多元认知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兼具独立性与包容性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具有理性判断能力、思辨能力和建构能力;从“教”的方面说,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拓宽研究领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具体而言,“多师同堂”协同教学分为下述四个环节:
课前准备环节。遴选不同专业背景的优秀师资组成协同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拟定研讨案例或事例,推荐相关研读文献。在实践中,可依照学科关联度和课程需求选择师资。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计划组成小型研讨小组。授课前一周左右将研讨问题和研讨文献材料发给参与授课的教师和学生研读,要求学生理解并提炼出问题。
引导授课环节。每门课程分为若干专题,结合课程要求和团队成员的专长,每一专题由一至二位团队成员主导,针对背景知识、研究文献、重要理论、发展趋势等进行引导式讲授。引导授课教师必须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水平,对专题所涉理论有全面系统掌握。该环节占教学比重的30%。
师生论辩环节。教学团队其他成员针对引导授课的内容发表意见、阐明观点、深化问题,并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勇于创新。要求学生全程参与讨论,并在引导授课环节结束之后,针对专题提出各研讨小组的理解和认识,并鼓励提出不同的质疑意见。让学生在课程讨论过程中接受不同学科教师的影响,从多学科角度思考问题,正确看待教师权威,提高学习研究能力。该环节占教学比重的50%。
总结深化环节。由引导授课教师全面总结讨论的问题和相关理论观点,对本专题所涉内容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同时,教学团队其他成员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提出相关建议。总结环节占教学比重的20%。
通过多年实践,我们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优势:
一是实现了师资力量的多元互补。多位教师在协作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把多元观察视角、知识结构、分析路径融合在一起,互通有无,拾遗补缺,使整个教学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在团队协作中实现了教师团队整体实力的提升,同时,还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互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互动。在多名教师密切配合之下,“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构建出一个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积极论辩质疑,在探讨、辩论和批评中实现一种动态化、情景化教学。学生能够从开放的教学模式中逐渐树立主体意识,主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三是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整合互益。“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不仅发挥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特长,同时更重要的是有效整合了教师资源,在互动过程中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之间的创新能力,扩宽了教师学术研究的视野。同时,师生互动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整合互益。
总而言之,“多师同堂”协同教学模式将教学资源中的各种要素有效汇聚起来,通过突破学科专业壁垒,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协同创新,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作者付子堂系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