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为科技大国和创新大国 “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等领域居世界前列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1日电 (记者 陈磊)“经过多年积累,我国逐步从跟随者变为并行者,一些领域已有领跑能力,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和创新大国。”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近年来,我国全社会研发(R&D)支出年均增长20%以上,目前已突破1万亿元,其中企业占74%。
万钢介绍,截至2012年,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20万人年,稳居世界第一;S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快速增长,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1.7万件,稳居世界第三。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20%,达到6400亿元。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持续快速增长,达到约10万亿元。
谈到高科技成果应用于社会生活,万钢如数家珍:神舟十号航天员为全国6000万中小学生进行太空授课;中国和欧盟的大学生将利用嫦娥探月工程的有关数据,共同绘制月球表面图;中国科学家搭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开展了沉积物、底栖生物和多金属结核观察、采样等综合作业;我国最新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峰值计算速度居世界第一位,并已应用于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天气预报、气候模拟与海洋环境研究等领域,开始为多家用户提供超级计算服务。
在科技促进经济转型方面,万钢举例说,重大专项加速推动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民口重大专项累计申请专利近4万项。实施宽带移动通信专项,打造了TD-SCDMA完整产业链,用户数突破1亿,TD-LTE-Advanced成为国际标准。此外,还通过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十城千辆”工程、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十城万盏”工程、光伏发电规模化“金太阳”工程等,加快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万钢介绍,2012年国家高新区达到105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4.5%,企业研发支出、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比重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高新区总收入比重均超过1/3,获得的专利授权量占全国企业专利总数的50%,单位产出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表现出很强的持续性、成长性和辐射带动力。2012年,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达到2.5万亿元,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5%。东湖示范区总收入年均增长30%,2012年超5000亿元。张江示范区实现企业总收入达1.88万亿元,增加值3300亿元,有效发明专利占上海市的2/3以上。
谈到科技体制改革,万钢透露,去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和中央6号文件发布后,目前,多项改革政策文件已经陆续出台。当前,科技部正推进相关工作,如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科技项目公开、透明的管理信息平台和经费监管体系,向社会开放,接受社会的监督;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和创新调查制度,推动国家科技资源持续积累、完整保存和开放共享;改革奖励制度,优化奖励结构,减少奖励数量;继续推动完善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