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有信心引领创新发展
6月3日,对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来说,注定是个不平常的日子。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上,他和另一位专家代表中国高铁科技创新团队,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国家高铁取得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就。
针对总书记提出的“高铁是否有条件全面恢复350公里时速”等问题,贾利民用四句话实事求是地回答,传递了高铁技术及产业引领中国创新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中国高铁发展的信心源自哪里?支撑决心的力量是否充沛?贾利民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娓娓道来。
“四句话”应答
当天,习总书记原定在高铁科技展区参观的时间大概有两三分钟,可后来他在那里驻足了十几分钟。
“总书记对我国高铁发展的总体情况掌握得充分而翔实,他和蔼地倾听,并认真和我们讨论问题。”贾利民回忆说。
在听取了“十二五”我国高铁科技创新成就、“十三五”重点发展方向以及高铁对“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后,总书记抛出“中国高铁现有成就及未来如何保持领先地位”“从技术上来看,我国是否有条件在全国高速铁路网全面恢复350公里时速的运行速度”“我国与俄罗斯高铁合作进展情况如何”等问题,贾利民等专家均仔细回答。
在陪同总书记步出高铁展区时,贾利民向习近平汇报了4句话:“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我们没有盲点;参与国际竞争,我们有胜算;支撑国家战略,我们有把握;引领创新发展,我们有信心!”
“说得好!”这一凝练的表述获得总书记的直接夸奖,也让在场的科学家们非常振奋。
底气源自持续创新
那么,科学家向总书记汇报的4句话,底气何在?
核心关键技术,没有盲点?贾利民介绍,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部署高铁相关研究,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吸收,至今已经掌握完备的高速列车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了自己的高速列车标准、技术、系统装备体系,具备了世界最强大的研发、制造、交付和运维支持能力。
例如,本世纪初自主研发的中华之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形成CRH-2、CRH-3、CRH-5等型号高速动车组;通过实施《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形成CRH380系列高速列车;成功研制世界首列时速350公里的高寒型高速列车、时速250公里的高原抗风沙型高速列车、时速160公里的混合动力动车组以及临界时速500公里的更高速度试验列车,并在高速列车智能化技术和谱系化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国际竞争胜算几何?贾利民表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复杂最具典型性的自然地理环境、层次最丰富的运营需求和最复杂的运营条件,因而中国高铁技术具有最强的适应性、最丰富的产品系列、最大规模的产能、较低的制造和建设成本、最丰富的大规模复杂路网运营经验,所以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中国高铁在全球都非常具有竞争力。
中国“先进轨道交通”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杨国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所谓的‘交钥匙’工程,就是从勘探、修铁路到交车可以实行一条龙服务。”
支撑国家战略,如何把握?贾利民强调,无论是“走出去”“一带一路”,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型城镇化”“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都需要有大容量、快捷高效、安全经济的交通运输系统支撑。我国以高速列车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技术和装备体系及其世界最大规模的产能,完全可以保障支撑国家战略的实施。
引领创新发展,信心何在?贾利民介绍,面向国家战略和全球市场需求,“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已经启动,重点专项将沿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技术、系统综合效能提升技术、系统可持续性技术、系统互操作技术四大战略方向展开,并重点专项安排了一系列重大科研任务。
可恢复350公里时速
针对总书记提出的“高铁是否有条件全面恢复350公里时速”的问题,贾利民认为,根据现有的技术成熟度及以往运营经验,在全国高速铁路网全面恢复350公里时速的运行速度,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安全上都没有问题。
但在专家眼中,仍要考虑特殊工况、可靠性等问题。“还有能耗的问题,提速后,能耗提高了,可能票价也会发生变化。”杨国伟说。
中国高铁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电工所副所长李耀华也认同这样的观点。李耀华表示,350公里时速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但高铁的运行速度仍要综合考虑运营维护成本、公众心理接受能力等诸多因素。
有望布局全球
按照中国高铁发展未来路线图,“十三五”及未来,我国将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最完整的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和新的运营模式体系,形成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更高,大量采用新材料以及能源利用模式转变的新技术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完成满足跨国互联互通能力的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空天车地信息一体化铁路系统运营与安全保障系统、设计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
贾利民对于中国高铁的未来充满信心:“‘十三五’末,应该会看到中国以高速列车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技术和装备在全球的布局和发展,为全世界人民带来中国的贡献。”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