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还是越多越好……
编者按
近期,攻克数学难题的22岁在校学生刘路被中南大学聘为教授级研究员。复旦大学近期也表示:该校教师仅凭一两篇代表作就可获得教授参评资格。这两条新闻给每年由职称评定掀起的“论文大战”打开一个缺口——论文评价,“贵精不贵多”。
然而,也有人认为,获得国际奖项只是特例,而“代表作”也是论文,这种方式并没有打破人才选定的固有成见,收效如何不敢保证。大学教师能力如何衡量?有没有更科学的方式?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数量仍是主要依据
“最近我们学校也修改了职称评定标准,但是并没有完全跳脱出‘数量’的圈子。相信对于很多学校来说,‘数量’仍是目前主要的评价方式”。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主任王德岩告诉记者。目前,一些学校把“代表作”视为职称评定标准,王德岩认为,这“回归了学术本身”,“能让青年教师更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方向,避免重复式量产”。
“如果单纯从‘数量’出发,危害自不必说。单从理论上也不可能做到,每年应届毕业的本科、硕士学生以及需要刊发稿件的教师数量就远远大于目前我国的期刊发稿量。如果真正看学术成果的影响力,有一篇就可以说明问题。”王德岩说。
北京一所高校副教授张佚去年刚刚参加职称评定,尽管在授课方面十分突出,他仍然在论文发表上下了不少“苦功”。“我认为以数量衡量并不是完全不科学的。因为大学分科不同,理科、工科、文科有不同的认定标准。比如中南大学学生刘路,他的科研成果很直观地表现了他的水平,他有获得正教授级研究员的资格。但是对于一个文科教师来说,标准的好坏就有些难以核定。”张佚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