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2013年《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生发展报告》显示,近五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但企业竞相争夺的是那些研究“高精尖”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而大多数学历普通的“海归”,反而在就业中高不成低不就,成了尴尬的“夹心层”,甚至直接成了无法就业的“海待”。
“海归”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情怀,还有专业特长,是一个智力密集的群体。“海归”数量的迅速增长,不仅反映了“海归”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和依恋,亦折射了国内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然而,“多数平庸的‘海归’”不免“成了尴尬的‘夹心层’”,意味着这些“海归”一时处在“夹缝”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
“海归”之所以成为“夹心层”,虽然有自身“高精尖”不足的原因,更有观念狭窄之故。比如,有的创业思维依然停留在以复制国外科技成果和模式为主上,欲以此重拾昔日曾经的辉煌。殊不知,这种业态早已淘汰。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曾讲过一件“趣事”:某“海归”在做一个给农村送货的创业项目。他带着iPad下乡,到乡下给农民看,农民也会点货,但从来不在他那购买,他们在他那里看了东西后全去淘宝、京东下单了。原因何在?原来,这位“海归”不太了解中国消费者的习惯,甚至不了解中国消费者已经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
走出“夹心层”,关键是“海归”们要“接地气”。所谓“接地气”,既要把握国家经济的宏观走向及其相关政策,又要尽可能熟悉企业的产品开发、质量管理、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也要放下架子,善于和本土人才合作,通过“良性嫁接”、“有效发酵”,自己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也才能变单个优势为综合优势,变短期优势为长效优势。
让“海归”归有所依、归有所得、归有所成,尤其是让处于夹心层的“海归”们早早走出夹缝,不做“海待”,政府固然要为他们营造更加开放的社会氛围、创设更优越的创业环境,但“海归”自己也要勇于和善于在“接地气”上迈出扎实、有力的步子,使自己择业和创业的理念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赵畅原文刊于11月18日《解放日报》,原题为:“接地气”方能走出“夹心层”,有删节)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