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满一年
科研创新 不走寻常路
制图:张芳曼
北京西北六环边,海淀区上庄镇的科技园区内,一栋5000平方米的白色建筑门前挂着一块“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的牌子。不远处,稻香湖公园引出的一条小河畔,7座黑白色相间的高楼弧形分布,那是中关村海淀园正在建设的“北京创新创业湾”的一部分,由协同创新研究院旗下的协同创新园运营。
从协同创新研究院到协同创新基金,再到协同创新园,仅仅一年时间,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规模初现。在科研院所和大企业云集的北京,研究院并不新奇,这家研究院却不一般。
体制创新:开放式平台,非“官办”机构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8月28日,由中关村海淀园联合北京市科委引导首都高校成立。中关村海淀园负责人介绍,研究院的建立是为试点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搭建成果转移转化协同创新平台提供试验田。
“北京不缺高校研究院所,但缺乏一个有效的平台。高校院所间互相割裂,难以在基础、应用研究方面协同;成果出来了,企业发现难以应用,企业与高校割裂。”研究院院长王茤祥说。
王茤祥解释说,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研究院,首先将采取新机制,吸引和聚集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众多创新要素,围绕某一具体技术领域和现实经济需求开展联合创新,实现这一行业在三五年以后技术整体上一个台阶。
北京市、海淀区两级政府大力支持,北大、清华、中科院等13家单位联合发起,但这家研究院却不是“官办的”,而是“民办的”,项目判断、分析决策更多地由行业专家、产业企业家、投资人士作出。王茤祥介绍,研究院注册为民办非企业组织,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设技术、指导、工作等3个委员会。“这便于整合高校院所、企业及其他社会资本等各方资源,突出研究院的公益性作用,在最大范围内实现知识共享。”中关村海淀园负责人表示。
定位创新:技术孵化器,补产业之“软”
2014年8月成立后,研究院按照“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的思路,一期规划了18个协同创新中心,目前9个中心已建成并开始实质性运营,另外9个中心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将在理事会批准后正式启动。
看看这18个协同创新中心,都是“硬家伙”:计算与仿真技术、智能机器人、先进制造、大气治理和水处理、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及生物技术、电子工程、光电技术……参与合作的企业则包括航天科工集团、潍柴集团、北大方正、东源环保、启明星辰等。这似乎与人们印象里中关村兴旺的互联网产业优势不太相符。
对此,中关村海淀园负责人表示,在以创业大街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孵化”已经高度成熟和成功的情况下,研究院将成为中关村的“技术孵化器”,将有助于改变当前产业偏“软”的发展格局。
一年来,研究院启动了66个研发项目,包括“仿真软件”“外骨骼机器人”“兆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等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项目,正陆续进入研发、转化、产业化的轨道。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