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少了科学味儿,研学旅行“研”去哪儿了?
2018-07-20 中国科学报

  暑假伊始,浙江省教育厅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距离国家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不到两年,各地都在积极推动落实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举措。

  由于目前的研学旅行并没有特别高的门槛,众多旅行社和教育机构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新型淘金窗口,纷纷快速切入市场,使得刚处于起步阶段的研学旅行“野蛮”生长。

  近日,在第三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上,“研学旅行”成了关注的焦点。在中科院、科技部等相关国家部委的科学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及民间机构成员的眼里,有着新型科学教育“气质”的研学旅行,却独独少了科学味儿。

  “科学”缺位了

  58%的大学生希望成为职场精英,只有15%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专业领域内的一流专家……这是今年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发布的《大学生使命担当调查研究报告》里的一项结果。这个数据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样一种担忧——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想当科学家了。

  是什么影响了孩子们对科学理想的选择?

  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教育部门负责人顾洁燕注意到,相较于认知方面的出色表现,中国学生在科学素养上的薄弱环节是缺乏科学乐趣、科学自我效能低。

  “因为中国的孩子没有机会在真实的场景下去体验科学。”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主任陈进进一步解释,“目前我们所做的大部分科学教育、科学传播都是抽象的,我们并没有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科学最愉悦、最激动人心的部分。”

  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并要求执行《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此后,全国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课表上就必须有科学课。这一举措被认为是国内科学教育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变革。

  科学课到底怎么上才能弥补过去孩子们对科学本质理解的缺陷,仍是国内科学教育界探索中的课题。

  中科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认为,研学旅行就是很好的抓手。研学旅行,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单纯的学习,它应该是一种探究性学习与教育性旅行的融合。

  “传统科学教育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它脱离自然,脱离社会,脱离人生,脱离活生生的科学生活。它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了知识的自然之根、社会之根、生活之根、生命之根,一味实施知识教育和应试教育,忽视了科学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科学生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孟建伟也鼓励,让研学旅行成为一种新型的科学教育方式。

  2016年12月,教育部联合十一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短短两年时间,众多社会机构、企业纷纷介入该领域,正是瞄准了它的广阔前景。据2017年《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显示,由于市场需求不断释放,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

  “但目前出台的文件关于研学旅行的阐释,并没有强调科学教育的理念。甚至,在那么多联合发文的单位中没有一个是带‘科’字的。”这让郭传杰十分不解。

  研学旅行搞得火热,可“科学”去哪儿了?

  陈进认为,这是我们还没有敏锐地意识到,研学旅行特别适合也特别应该和科学教育结合起来。正如郭传杰所说,科研场所、科研过程是极其重要的科学教育资源,过去它们不受重视。现在,通过构建与研学旅行的联系,可以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它们的价值。

  也因此,第三届罗梭江论坛认为,科教界有必要从科学教育的视野下,重新理解和反思当下的研学旅行。

  被无视的“探究性学习”

  目前,国内研学市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大量承接这类项目的,是只具备旅游资源的旅行社。这也导致了,大多数研学旅行项目,都是围绕文化、历史、民俗等内容展开。

  郭传杰观察认为,这些活动要么有旅无学,要么只学不旅,有的甚至直接成为表演型、游乐型的项目,“这是对研学旅行极大的误解”。

  北京微创博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虎纹从事科学教育、研学旅行业近十年,他坦言,研学旅行中“研”“学”“行”是缺一不可的,但市场大多无视“研”这一部分。

  “所谓‘研’,指的是活动内容的科学性,以问题探究为中心,强调课题化、课程化。”他指出,大多数机构只能做到学,也就是知识的传播,至于“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在哪里”“如何获得这些知识”,是无法提供的。在他看来,这也是科学教育与大众科普的不同。

  说到底,研学旅行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孟建伟理解的是,“它不仅强调的是理智上的‘认识’,更强调的是扎根内心深处的‘体验’,从而让学习本身更加切近科学,更加切近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

  具体到活动以及课程的模式上,王虎纹认为,要能帮助孩子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比如,从找到问题开始,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学习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还不够,孩子们需要经过答辩指导,最终完成汇报答辩。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强化训练,才可能真正培育出具有科学兴趣、严谨性、创新性、实证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储备人才。

  9年前,王虎纹带着北京的60多个孩子从版纳植物园开始探索研学旅行的方式。他仍记得陈进最初给他的建议,就是让孩子们真正体会什么是科学研究。至今,参加这个研学项目的孩子已累计1万多名,同时,植物园的研究生、博士生还在展开研学对这些学生影响的追踪评估。

  版纳植物园是国内较早接触研学市场的科研、科普机构,陈进关注研学且坚持“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最早是从哥斯达黎加原始森林中的一个著名的国际组织——热带研究组织(OTS)获得的启发。

  OTS成立于1963年,它是由美国发起,至今已拥有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的非营利性的跨国科研教育机构。50多年的时间里,它不仅仅为科学界贡献了大量的热带生物学知识、研究成果,重要的是,它培养、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热带生物学家。

  从某种程度上说,OTS进行的是一场教育运动。它为中美洲国家和美国的大学开设研究生课程,学生的时间几乎全部在野外实验基地度过,过程十分艰苦。其间,导师只是辅助,学生完全可以自由决定研究的课题并付诸实施。它还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培训和参观,开展面向公众和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活动。

  OTS的实践告诉陈进,这种教育模式下浸润出来的学生才是未来人才该有的模样。

  研学旅行的困境

  目前有不少研学机构开始注意到了科研机构拥有的独特资源,比如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所、植物园、野外台站等场所,但郭传杰表示,多数仍处于无序运行的状态。

  要真正在当下的研学旅行中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并不容易。而在研学市场的十年,王虎纹也感受到,机构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不同困境。

  对于很多机构而言,首先是能用于教育领域的高端科研资源是稀缺的。而无论是科研参观、探究课题、野外考察等,王虎纹认为,要保证研学旅行中科学部分的专业性,就必须要由懂科学的人来做教育的内容开发。

  “但懂科学的人未必懂教育,就要由懂教育的人来做科学内容的课程转化,这就需要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沟通和磨合期。”

  那么,学校的老师能否直接承担这样的转化工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副教授陈文莉是教育设计研究专家,也叫学习科学家。她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新加披,学习科学家很重要的任务在于理解,比如理解科学到底想说什么,而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是介于科学家和学校老师之间的角色,通过我们的沟通,来进行研学体验中的课程和教学设计。”

  “学习科学也是一门学科。”陈文莉说,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在研学过程中认知、情意和环境景物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高科技来支持研学历程,通过体验式学习、建构式学习、无缝式学习等教学法来设计研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研学行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显然,这样有科学理论和方法支撑的精细化的研学课程设计,在国内还很难实现。

  随着研学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也对研学课程的可复制性提出了要求。一方面,教育是应该让更多孩子受益的;另一方面,过度体验客观上对科研机构是一种负担。因此,王虎纹意识到,有规模的研学机构需要搭建产品生态体系。“而懂科学、懂教育的人未必会做产品。”

  未来,进行新技术新资源的融合,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等将如何运用到研学旅行中去,建立一个各种场景下的完整的自适应学习平台,是他更长远考虑的问题。

  除此之外,他特别提到了目前研学市场的功利现象。有的学校、家长之所以看重研学,只是因为在意对接的科研资源,着眼于眼前效益,比如一切向比赛看齐,或者为了升学、出国。这与研学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来自科学教育界的倡议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教育形式,将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科学生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定会对未来中国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孟建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前提是,我们首先必须明确科学教育视野下的研学旅行,它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是体验科学的人生。

  “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科学既有那些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而下的部分,比如演算的、逻辑的、实证的、工具的、成果的等等,也有科学所包含的那些深层次的、靠近人心灵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科学精神、科学理念、科学信念。只有让科学走进心灵,年轻人才可能获得创造力,才会用一生去追求。”

  孟建伟说:“当一个人真正明白我选择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那么未来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时才能找到意义。”

  此外,针对郭传杰指出的,研学旅行市场缺乏正确引导、没有标准规范、没有科学可行的评价机制等问题,第三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的与会代表也发出了倡议。

  比如,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机构的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加强教育系统和科研系统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对接与联合。通过建设基地、设立论坛、举办活动等方式,探索研学旅行规律,研究研学旅行政策、分享研学旅行经验,打造高端特色的研学旅行产品服务体系。

  组织教育专家、科学家、研学旅行专家,研订适合国情、具有科学特色的研学旅行产品,包括路线安排、研学方案,如教材大纲、教学案例、考核标准等。

  尤其重要的是,培养大批具有科学思维、良好教育理念和活动执行能力的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注重一线的科研人员、老科学家和硕博士研究生的作用。

  还要有专业化的团队和机构,开展高端科研资源与科学教育、研学旅行的对接,这就需要在对接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撑系统及成熟的市场机制作用。

  当然,最基本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着手研究制定标准规范,包括科学教育、研学旅行机构的准入门槛、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