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校园动态

全国农业气象教育研讨会在中国农大召开

  缑博  2003-08-21

  20日上午9:00,由中国农学会气象分会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一届农业气象教育研讨会在颐泉山庄召开。与会的领导有: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处长吕学都,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处长邓金宁,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所科研处处长、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学委员会副主任杨修,我校教务处刘为民等。

  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杨晓光博士主持。

  资环学院农业气象系主任潘学标博士致热情洋溢的开幕词,对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该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谭向勇、教务处处长吴文良也向大会发来贺信,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前主席、荷兰瓦赫宁根大学K·Stiger教授在内的来自南京气象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全国近20所大学和有硕士点的科研单位的代表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农学会气象分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农业气象系郑大玮教授作了题为“适应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发展我国农业气象教育事业”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郑大玮教授具体地谈到了关于发展中国农业气象科技与教育的若干思考,其中包括:1、调整农业气象业务方针和科研方向;2、以主要依托气象业务部门转向农业产业;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转向多层次多形式;4、改进教学方法,专业教育转向素质教育;5、农业气象教育的国际化道路。

  “我们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不能忘记中国的‘三农’。”郑大玮教授主张,“对本科生的教育,课程要少而精,老师要把原理讲透”。他还说:“我们将组织编写专业主干课的英文教材,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修。……”

  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吕学都处长在研讨会上呼吁:要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吕学都指出:教学、科研二者不是绝缘的。搞科研的掌握了大量国内国外的新情况,可以在教学中把它们及时地传授给学生;搞教学的掌握了教学规律,还需要在搞科研的时候加以实践。他表示,农业气象学科有它自己的地位,一定会繁荣起来的。

  农大教务处刘为民老师说:“我们学校的农业气象系非常重视本科生的教育,像今天这样的专门为本科生教学而举办的全国性教育研讨会还是不多见的。”

  开幕式后,K·Stiger教授向在座的研讨会代表作了题为《The Future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Extension In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A New Approach》的专题报告。接着,下午还进行了四场专题报告,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农业气象系主任潘学标的《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气象专业教育》;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系教授申双和的《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专业教育》;沈阳农业大学应用气象系主任刘江的《沈阳农业大学应用于气象专业教育》以及华南农业大学胡飞副教授的《农业院校气象学教育适应扩招和专业调整的做法和体会》。

  从1953年培训师资和科研机构的建立算起,今年已经是我国农业气象学科和教育事业创办的第50个年头。50年来,全国的农林和气象院校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大学毕业生和数百名研究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全国农业和气象部门的业务、科研和教学的骨干。中国农业大学早在1956年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业气象专业。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气象业务体系和比较完整的科研、教学体系。

  据悉,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会议将总结50年来全国农业气象教育的经验,研讨我国的农业气象教育该如何适应21世纪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交流学科发展设想、教学经验和资料,从而探索出一条发展我国农业气象教育事业的可行之路。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opyright© 1994-2015 CERNIC,CERNET 京ICP备05078770 京网文[2014]2106-306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