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国际科研团队向南极附近海域内的一个海洋涡流中倾倒了数吨硫酸铁,试图通过向海洋施铁肥来增加海洋碳汇。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营养盐浓度高不见得生产力就高,生产力高也不等于有更多的碳被储存。”
研究显示,海洋每年大约可从大气中净吸收碳22亿吨,并且至今已吸收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数量的48%左右,是地球表层最大的碳汇。
而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的认识不断加深,遏制全球变暖、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进而一些雄心勃勃的“地球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向海洋施铁肥即为一例。
“这些‘地球工程’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可能带来潜在的环境问题,对地球许多区域的气候及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例如,向高氮低叶绿素海区添加微量元素铁的做法,焦念志认为,这尤其不适合于近海。因为近海水体混合扰动强烈、颗粒有机碳再悬浮等情况使沉降过程受限;更重要的是,近海营养盐含量较高甚至已被富营养化,再对其施肥会引发赤潮等生态灾害。此外,即便在外海,人们也不能轻易施肥,因为有不少实际问题尚未解决,如如何避免形成低氧层、酸化层,如何防止赤潮毒素、多样性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
因此,焦念志认为,维持适当的营养盐水平而避免富营养化、保持较高的生产力而避免出现缺氧区,是维持较高储碳能力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离人类最近、受人为活动影响最大的陆架边缘海,尤其值得关注和研究。”焦念志介绍,陆架边缘海尽管仅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8%,但每年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相当于开阔大洋的20%以上,有巨大的研发潜力。
据了解,我国海域有世界上最宽广的陆架海和最深的边缘海,二者占世界陆架边缘海总面积的12%。不过,这些海域主要是浅水近海,易受长江、黄河、珠江等陆地径流的强烈影响。
而我国东海的长江口季节性缺氧区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南海的珠江口常年性缺氧区面积约为72平方公里。形成缺氧区的根本原因在于富营养化,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则在于陆源营养盐过量输入,而肥料是这些营养盐的主要来源。数据显示,进入长江并被带到东海的无机氮的含量在过去30年中增加了3倍多。
“向海洋施肥可能引起藻类大规模生长,短时间大量积累的有机物质在海洋上层可引起缺氧,致使动物死亡。这种效应小则表现为富营养化、赤潮频发、水质败坏、出现大面积缺氧区,导致渔业资源遭到破坏,沿海经济受损;大则影响气候变化,甚至引发灾难。”对此,焦念志建议应对陆海进行统筹,增加近海碳汇。
“认识海洋,认识海洋碳汇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保护海洋碳汇、研发海洋碳汇是当务之急。”焦念志希望,在陆海统筹思想指导下,尽快开展海洋增汇方面的系统研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船载模拟现场培养实验、海洋现场围隔实验,获取大量的数据资料和生态过程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关数学模型,模拟不同环境条件和生态情景下的海洋储碳机制,从而建立海洋储碳研究的整套观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并建立海洋碳汇评价的指标体系、指标标准体系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等。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