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我国高校如何培养战略科学家
2023-07-12 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家中的“帅才”,是战略家与科学家的复合与叠加,有着显著的特质。高校要不断建设和完善战略科学家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按照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塑造良好学术生态,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活力。

  [关键词]战略科学家;科技人才;科教协同;评价机制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努力实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任务目标,为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提供有力支撑。

  战略科学家的特点与素养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重要领域产业变革正从导入期向拓展期转变。如基础科学领域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的科学革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绿色低碳技术和生命科学等技术群落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创新要素资源加速流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时期,总会有国家在世界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处于优势地位,引领世界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和潮流,这对科技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与部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竞争中走好“人才强国战略”先手棋,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变局”和“新局”中抢占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应加快战略科学家培养和梯队建设,为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支撑。

  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家中的“帅才”,是战略家与科学家的复合与叠加,不但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还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把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作为毕生追求,同时能够以富有前瞻和远见的眼光,开展具有引领性、战略性、颠覆性的研究,能够带领团队协同作战,发挥一流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战略实施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许多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潜心研究、无私奉献的战略科学家,他们在关键领域为科技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战略科学家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重要特质:一是视野与格局,战略科学家应观全球之势,集百家之长,能够审视自身研究方向、目标是否与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相契合;二是创新与魄力,战略科学家能冲破惯性思维枷锁,比别人想得早、做得早;三是专注与果决,选择不做什么往往比选择做什么更困难、更重要,战略科学家能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集中于一件事情上,潜心钻研,解决重大科技难题;四是执着与激情,科研的核心动力不是旁人的认可,而是骨子里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做到底的精神;五是领导力,战略科学家除了具有高超的学术造诣和科研能力之外,还极具人格魅力,善于团结人、调动人,能在关键时刻站在引领的位置。

  加强战略研究,完善战略科学家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

  高校作为新思想、新知识的策源地,承担着创新能力提高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等使命,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来源。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战略布局,持续完善创新文化,不断建设和完善战略科学家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1.加强跨部门协同布局

  高校人才战略是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学校整体规划紧密结合,与学校未来发展布局的重点方向紧密结合,积极推动学校在“十四五”规划及未来长远目标引导下的跨部门联动协同合作,加快实现“人才强校、强校为国”。应推动加强高校规划、科研、人力资源、财务、学生培养等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动协同,成立科技人才战略协同领导小组及重点任务工作小组,形成政策、举措一盘棋,推动任务逐项落实,达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最优管理服务效能。要有效加强校院协同,以院为实体,自上到下、由点到面地推进各项政策切实落地。

  2.做好引育并举和科教协同顶层布局与规划

  一方面,高校建设战略科技力量,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把“加大力度引进”和“自主培养顶尖人才”两手抓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做好下一步工作部署。另一方面,高校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应旗帜鲜明地走好中国特色科教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在国家、地方科教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借助相关资源与力量不断完善科教融合机制,贯彻到学校治理体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等各方面。

  3.建立重大成果培育机制,引导研究解决“真问题”

  高校应坚持围绕“四个面向”,形成“数质并进、以质为先”的内涵式发展理念,深入推动科技组织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组织科研管理服务体系,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高校应该主动出击,通过校内自筹经费或引入市场基金,自主支持培育重大基础研究和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重大项目,产生若干原创性重大研究成果和解决国家急需的关键性突破。构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有组织科研,应充分发挥校内已有顶尖领军人才的“领路人”和“铺路石”作用,在重大成果培育机制中发挥前瞻判断、咨询决策、慧眼识人的专家智囊作用,充分组织带动全校各领域、各学科科研人员开拓创新。

  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高校战略科学家培养使用和梯队建设,既要大力引进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要按照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大力加强人才培育力度,为人才发展营造成长沃土,为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成熟稳定的支撑。

  1.健全完善引才机制

  高校应探索建立发掘重要人才的机制,对学校重点需求或有重大影响力的人才应及时发现和引进。充分调动学院的引才作用是高校完善引才机制的必然要求。高校可以学院为单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高精尖缺”为导向,根据院系重点发展方向和学科布局,有目标、有侧重地引进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同时鼓励学院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在学校标准基础上追加引才投入,同时建立高端引才快速响应机制,通过建立专题会议机制,及时判断对高层次人才和特别优秀、需要特别支持的青年人才引进的必要性,形成有效的支持方案。

  2.提升开放创新软环境,打造国际顶尖人才集聚地

  “科学家”作为人类知识前沿的开拓者,科技创新的原创者和实践人,其工作生活的区域选择和流动去向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前景。有调研发现,能够为全球最高水平科学家提供最好的科研平台和创新环境是世界顶尖科学家选择这一区域的重要原因。高校应积极融入全球创新合作网络,开展多边国际合作,加大自身宣传,增进全球优秀人才对学校的关注与了解。进一步加快落实国际化人才本地化本土化工作,提升学校开放创新、近悦远来的软环境,设法为引进的顶尖人才解决住宿、子女教育等问题,确保引进人才长期、稳定在校工作。

  3.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

  高校要积极适应科研范式变化,凝聚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优秀科研人才,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研究,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难题。例如,具有理科优势的高校要注重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的主动延伸,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以培育新型交叉学科专业,进而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工科优势的高校要注重加强工科学习的宽度和深度这两个向度,在知识宽度上要拓展基础知识宽度,在深度上则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钻研以及加强工程实践。通过传统工科的拓展延伸和交叉融合,培育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的新工科。此外,还要重视理科与工科的融合,形成面向未来、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工科。因此,战略科学家梯队建设同样需要着眼于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创新、工程整合与工程实践能力,并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工程师人才队伍,从而更好地将技术创新与改革和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相融合,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

  4.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搭建高端人才培养平台

  积极探索创新带协同发展有效机制,充分调动政府政策与资源,推动高校与企业、学会等开展深度合作、集智攻关,搭建开放、协作、创新、共赢的产业协同发展平台、高端学术交流平台、高端人才培养平台、高端科技智库平台和社会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优势,与企业特别是与一大批国企或行业龙头企业建立紧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攻关,联合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人才培养共同体,拓展校企育人途径,通过建立紧缺人才定制班、急需人才培养特区,引导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招生、联合选题、成果共享,为国家培养输送大批行业紧缺人才和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

  5.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高校要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一是要鼓励、支持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二是要探索建立非共识、颠覆性项目培育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遴选有科研热情、思想活跃、有能力有志向的青年人才开展有较大风险的基础前沿研究工作,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特别是为从海外顶尖学术机构招聘入校不超过3年的青年人才提供将前沿技术融入实际科研工作的机会。三是要定期面向青年学者组织举办各类科研项目和人才基金申请答辩指导交流。四是要开设新进青年教师专题培训班,坚持价值导向,加强爱国荣校教育。五是要优化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福利保障,提升青年教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塑造良好学术生态,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近年来,党和国家围绕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支持全面创新,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高校应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按照“人才为根本、信任为前提、绩效为导向、诚信为底线”的思路,协同推进科技评价改革,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活力。

  1.深入推进评价机制改革,优化学术评价环境

  科技评价作为高校科技管理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应结合学校战略规划、目标管理、政策调整、资源分配等因素,适时反映科研的运行和完成情况。科技评价改革的原则应包括引导科研团队更加关注和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重大项目;与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关注成果数量更关注成果质量,关注投入更关注产出,通过长期积累,形成高水平、标志性、有影响力成果;坚决抵制学术不端和违规等行为,实行评估一票否决。

  2.科学分类评价,构建多维度人才发展通道

  高校应以“分类发展、多元评价”为人才发展的基本思路,持续完善人才队伍职业发展体系。可以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全面覆盖各类人才体系,如组织职称评审可按照教学科研并重、教学、科研、实验、工程等不同系列进行分类;还可根据学校特色针对优势领域设立更多不同系列,如国防、工程技术、农林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等,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3.探索推动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

  高校应以破“五唯”为契机,积极探索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中,校院联动,遴选部分从事原创性研究或重大攻关的教师,减少或者免于考核,建立相应保障机制,鼓励“十年磨一剑”。要加大对在实现重大理论创新、实现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解决国防重大需求、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在评定高级职称时,要为作出重大科技贡献的教师开辟绿色通道,尝试实行重大标志性成果一票通过制,即只要有一项重大科技突破并获得评审认可,便可取消其他指标如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等限制性要求。要建立科学分类“重大贡献”评价体系,促进重大创新成果产出,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更加注重质量贡献,提升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支撑能力。

  4.赋予教师更大科研自主权

  提升科研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也是营造高校宽松科研氛围、提升科研质量的重要途径。在遵循教学科研规律的基础上,给予教师、科研人员充分的信任与尊重,简化审批程序与报销手续,适度加大科研经费的激励力度,落实管理自主权,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

  【作者:许妍 赵颖萱,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原载2023年第11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许妍 赵颖萱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