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公布!这些高校上榜
2022-04-26 高校科技进展

  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官宣科研成果成功入选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广州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福州大学、河南大学等6所高校官宣上榜。

部分入选成果一览

  广州医科大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临床诊治及机制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形状记忆智能展开结构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高效稳定钙钛矿光伏器件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白垩纪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

  福州大学:柔性高分辨X射线成像技术研究

  河南大学:光诱导的信号调控大豆共生结瘤机制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钟南山院士团队成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临床诊治及机制研究”入选其中。

团队总结应对国内首次Delta变异株本土疫情的防控经验。

  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钟南山院士作为我国呼吸疾病领域领军人物,组建多学科协作攻关团队,在新冠肺炎机制研究、防控策略与临床诊治等多方面取得重大创新性突破,为疫情阻击战及常态化防控提供了关键性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团队系统阐明新冠病毒的传播特点及进化变异规律;率先揭示Delta变异株在国内的传播特征和动力学特点,创新提出大规模核酸检测及重点人群追踪的关键策略。构建了全球首个非转基因COVID-19小鼠模型,系统阐释免疫机制在COVID-19的作用。在临床防治上,创新研发新冠病毒快速采样和检测技术,建立大规模战时检测平台;提出系列创新性治疗方法。率先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的预测预警平台,有效提高防控精准性。团队牵头参与制定我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及系列行业相关诊疗指引,为疫情防控和临床救治提供指导;钟南山院士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防范和应对独立小组”成员,参与制定评估全球应对新冠疫情的工作报告。

  团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率先牵头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国家级研究平台;发表包括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在内的高影响力学术论文50余篇;获批专利/注册证、新药及疫苗临床试验批件多项;打造了全链条筛查诊治及隔离防控产品;为我国乃至全球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了硬核科技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导完成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形状记忆智能展开结构技术”入选其中。

  冷劲松院士团队自主设计并研制的中国国旗锁紧展开结构,历经202天地火转移轨道飞行和93天环绕探测,飞行4.75亿公里后,于2021年5月15日在天问一号着陆器上成功完成了中国国旗可控动态展开,为中国探测器在火星上打上“中国标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将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智能结构应用于深空探测工程中的国家。

“着巡合影”图,红框处为形状记忆锁紧展开结构可控展开的国旗

  天问一号从发射入轨到着陆火星历经9个多月,探测风险高、难度大,国旗锁紧展开结构面临严苛的力学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星风等挑战,同时存在着陆环境不确定、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也对产品的可靠性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根据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总体需求,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冷劲松院士团队基于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形状记忆聚合物,构建其复合材料等效力学行为的预测模型,提出了形状记忆智能大变形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精细的力学理论分析和巧妙的智能结构设计,为着陆平台创新设计并制备了卷绕锁定-展开模式的国旗锁紧展开结构,解决了国旗长时间锁定、低冲击可靠展开的关键技术难题。

  未来,形状记忆智能结构技术有望应用于空间站、探月工程、载人登月、深空探测等航天领域,在航空、机器人、智能制造、生物医疗及汽车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黄维院士、陈永华教授团队完成的“高效稳定钙钛矿光伏器件研究”入选其中。

  立足于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日益凸显的气候变化问题促使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化深入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逐渐成为“双碳”战略的主力军。钙钛矿光伏具有性能优异、成本低廉等突出特点,相比较于传统硅基和无机薄膜光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溶液加工性,商业价值巨大,入选了美国《科学》杂志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是当前光伏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然而,钙钛矿光伏电池面临稳定性差等科学难题,限制了其快速发展。

  针对这一关键科学技术难题,黄维院士、陈永华教授团队以离子液体为主线,针对钙钛矿光伏电池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提出了质子型离子液体溶剂取代传统极性非质子溶剂制备钙钛矿薄膜的新方法,实现了空气中高质量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探索了离子液体前驱体溶液化学调控新策略,稳定了二维层状钙钛矿骨架,制备了相纯的二维层状钙钛矿薄膜,实现了二维层状钙钛矿稳定性的突破;发展了离子液体构筑“离子通道”反应新方法,降低了反应势垒,在室温和高湿度下形成了稳定的甲脒基钙钛矿薄膜,获得了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光伏电池。

  该系列突破性成果,将有助于推动钙钛矿光伏电池产业化的进程,在清洁能源自主可控、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主导完成的“白垩纪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入选其中。

王成善院士(中)在松科二井现场

  白垩纪(距今约1亿4500万年前至6600万年前)是地质历史中典型温室气候时期,研究白垩纪气候—环境变化的规律、机制及其对生物圈的影响,可为科学预测未来全球变化提供参照。在科技部、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的资助下,王成善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成功完成“白垩纪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项目,在白垩纪陆地温室气候、环境演变等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白垩纪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获取了国际上最连续、最完整,总长度达8187米的白垩纪陆相地质记录,打破了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四项工程纪录;建立了陆相白垩系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框架并成为陆相白垩系年代格架对比标准;揭示了白垩纪恐龙时代陆地气候演变规律,对认识地球温室气候历史和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从2006年至2021年,项目实现了“三井四孔、八千米取心、钻穿松辽盆地、获取连续陆相白垩系”的目标。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入选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国家博物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被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誉为“灯塔”工程,并被Nature和Science杂志长篇幅报道。

  ★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杨黄浩教授团队完成的“柔性高分辨X射线成像技术研究”入选其中。

课题组

柔性高分辨X射线成像技术

  柔性X射线成像设备具有质薄、柔软、可弯曲和易携带等优势,具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灵活性。然而,制造大面积、柔性的薄膜晶体管阵列、非晶硅光电转换层以及闪烁体层仍存在巨大的技术挑战,柔性X射线成像设备的开发还未取得突破。

  针对柔性X射线成像技术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该研究开发了长寿命X射线发光的新型稀土纳米晶闪烁体,实现了超过30天的X射线光子记忆。该研究还发现了高能量X射线光子与氟原子晶格的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Frenkel缺陷态发光的X射线能量转换机制,发明了X射线发光扩展成像(Xr-LEI)的新原理,成功地开发了柔性高分辨X射线成像新技术和新仪器。

  该研究是继福州大学杨黄浩团队在低剂量、高分辨X射线平板成像技术(Nature 2018, 561, 88)之后取得的又一项标志性成果(Nature 2021, 590, 410),成功地突破了传统X射线成像技术的固有限制,在国际上率先研发出柔性高分辨X射线成像技术,抢占柔性X射线成像产业的制高点,将有力地推进高端X射线影像装备的国产化。我国高端X射线影像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望改观。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王学路教授团队完成的“光诱导的信号调控大豆共生结瘤机制”入选其中。

王学路教授考察大豆田间表型

  共生固氮是自然界生物可用氮的最大天然来源,影响着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和碳汇,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豆科植物进化出根瘤来容纳根瘤菌在其中进行共生固氮,这是一个高耗能的过程,光被认为是驱动自然生态系统中共生固氮的主要因素。但光合产物和光信号如何调控豆科植物根瘤固氮的机制,一直是豆科植物共生固氮领域的未解之谜。

  王学路教授研究团队发现光合产物和光信号在调控共生结瘤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CCaMK-STF-FT模块整合地上光信号和地下共生固氮信号,调控根瘤形成的机制。研究结果2021年10月1日以Article形式在《Science》正式发表,提出了植物地上-地下协同发育的新机制,为设计在弱光条件下也可以共生固氮的新型植物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为优化农业中碳-氮平衡提供了新思路。

  王学路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植物遗传学、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其与逆境互作,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研究。在河南大学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了“生物固氮和豆科生物学”团队,以豆科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菌植互作的遗传、发育、分子和进化机制,并开展豆科作物品种分子设计改良。

  近期,该团队在大豆共生固氮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020年12月21日,在Molecular Plant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大豆GSK3蛋白激酶磷酸化共生关键转录因子NSP1,介导盐胁迫抑制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盐胁迫调控结瘤固氮的分子机制的了解,为改善大豆和其他豆类在环境胁迫条件下的共生固氮能力提供了可供改造和利用的目标基因。

  2021年1月15日,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大豆与根瘤菌共进化过程中,根瘤菌由裂隙侵染向根毛侵染方式转化的遗传、分子和进化机制,这种侵染方式的转变对于增强大豆共生固氮能力和提高大豆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在大豆与根瘤菌互作过程中宿主与寄主匹配性的遗传和分子机制,而且阐释了根瘤菌与大豆共进化过程中,根瘤菌由裂缝侵染演化成高效的根毛侵染过程的重大分子事件,也为大豆高效固氮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目标基因。

  2022年2月17日,在New Phytologist发表研究成果,揭示了根瘤菌侵染触发大豆共生根瘤细胞核内复制的机制。该研究不仅为深入研究根瘤菌和共生固氮领域的诸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而且也为研究核内复制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范式。

  据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自1998年起开展评选,每年从全国高校中评选出10项具有重大科技进展的优秀成果,旨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及时宣传高等学校重大科技成果,集中展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实力,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内容来源:广州医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福州大学、河南大学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