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开发,一向困扰我国电力行业的线路故障查找难题终于被攻破:科学家不仅成功研制出了能够准确“定位”(误差在500米以内)电力线路故障点位置的测距系统,而且成功在我国电力系统上获得初步应用。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奇逊等组成的专家组在日前鉴定后认为,由山东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公司的科研人员合作研发的“基于行波原理的电力线路在线故障测距技术”,实现了电力线路故障测距技术的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985年起,课题组就开始探讨通过测量沿电力线路传播的电磁波(行波)来测定线路故障点的位置,提出了利用电流行波的现代行波测距理论,并解决了行波信号的测量、记录、处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于1995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套实用化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还被编入由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出版的微机保护和通信指导教程。
目前,这一技术已在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直流输电线路中获得初步应用,山东胶济铁路和青藏铁路的配套电力线路也采用了该技术。
据悉,这一技术还成功出口发达国家。英国阔里丘(Qualitrol)仪器公司应用该技术生产的故障测距系统,在英国、美国、巴西、南非等国电力系统中投入运行。
专家指出,行波测距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电力部门及时发现修复电力线路故障点、减少停电损失创造了条件,对提高我国电网安全可靠性与管理维护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