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右)与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
“你们都知道小鸟怎么飞吧?就像这样……”穿着素色西装,头发花白的朱棣文伸开双臂,微笑着模仿扇动翅膀飞行的动作,解释如何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运用仿生原理,引发了清华大学主楼演讲大厅500多名师生略感诧异的笑声。
作为祖籍中国江苏太仓的华裔科学家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61岁的朱棣文在清华大学演讲的开场白中这样说:“我的父母都毕业于清华大学,我为此感到非常自豪。”
而作为美国新任能源部长,朱棣文此次北京之行重点在于加强与中国的清洁能源领域合作。
在题为《应对能源与气候变化的挑战——两个国家的故事》的演讲中,朱棣文用大量的科学研究数字,翔实地介绍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应对之道。
“如果一切照旧发展,那么在芝加哥,高于90华氏度(约32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可能从现在的每年10天增加到75天-90天;而在中国,以前每隔20年才可能发生的极端热浪天气可能每2-3年发生一次,”朱棣文的警告让在座的师生瞪大了眼睛。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中,清华师生鸦雀无声,一直凝神倾听。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韩福桂说,“环境问题是个老问题,但他的演讲立意很高,涉及的时间跨度和行业范围也很广,所以听起来并不乏味。”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一直为世诟病。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其环境政策广受瞩目。多年来致力于倡导发展清洁能源的朱棣文今年1月担任美国能源部长,被视为美国环境政策转寰的标志。
“今年是美中签署科学技术合作协定30周年,我们应继承和推进这种合作的传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朱棣文语气坚定地说,“美中科技合作不仅对两国有利,而且将为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树立典范。”
“朱棣文为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又处于重要的领导位置,这就是我对他的评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听完演讲后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