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2024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推进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吴枫表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在创新,而创新的含义是价值实现,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我国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哪些“堵点”?如何破解“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问题?推进会上,众多高校负责人分享了学校的创新实践和独特思考。
“不会转”该怎么做
培养专业队伍,减轻教师负担
缺乏专业化的机构和人才是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普遍问题。
“高校教师更熟悉的是科研,不熟悉经营、管理和融资等专业事务。但是成果转化并不等于开公司,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介绍,上海交大打造了“首问制”技术转化服务队伍,成立高校成果转化专员团队,全流程帮助教师开展科研转化工作,并出台该系列的高级职称聘任办法,不断提高专业服务人员积极性和荣誉感。
浙江大学副校长陈刚介绍,学校除了专门成立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外,还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建立起了由政府付费、不占用学校编制、专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人才队伍,“我们希望跳出浙大来发展浙大,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人才链的‘四链融合’”。
作为促进企业与高校有组织、常态化对接的机构,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以推动高校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为服务宗旨。2023年,该平台联合成员单位共同发起科创经理人试点培养工作。平台秘书长赵强介绍,平台今年计划在全国培养不少于1000人的科创经理人队伍,“让千校万企能够有一个更庞大的专业队伍,把各项工作落到一线”。
“不敢转、不能转”怎么办
从“分粮”到“分田”,深化赋权改革
随着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改革的深入,科研团队成为知识产权共有人得到普遍确认。但是学校持有的剩余知识产权,往往在转化中面临国家收益难以保障、国有资产处置困难等问题。如何破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提出了“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模式。相较此前学校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方式,约定收益的模式能够简化审批流程,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关注相关项目。以数据为例,改革前,中国科大在2015年到2020年间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企业14家,科技成果转化总额1.6亿元;改革后,通过约定收益模式转化成果44项,处置知识产权172项,其中,基础学科研究成果占比达63%,转化企业63家,公司市值累计超过80亿元。
“这种模式实现了从‘分粮’到‘分田’的改革,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能够提高科技成果学校所有部分的现金收益,探索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新路径。”吴枫说。
上海交通大学建立起了多部门协同审核的合规机制,制定了合规创业失败导致国资流失、合规转化后成果价值变动大等12种免责情形和20条负面清单,消除教师转化顾虑。
数据显示,2020年赋权改革以来,上海交大直接赋权教师科技成果356项,科研成果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项目340项,合同金额超30亿元,比改革前增长4倍。
如何提高转化质量与成效
梳理盘活存量,营造良好环境
朱新远认为,当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面临新挑战。他表示,高校科研有待产出更具原创性、引领性的“真成果”,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缺少“中试验证”,缺乏概念验证和培育熟化,成果转化绩效考核缺少客观评价等,影响着新阶段科研成果转化的高质量发展。
与国外企业人才规模大、高水平人才占比高的人才分布特点相比,我国高端人才集中在高校院所,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多、规模大,是大学的普遍优势。
“从成果转化的成效来说,我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可提升空间。我们科研成果转化的提升幅度、金额看上去是挺大的,但是与高校院所整体科研经费体量相比较的话,还是不匹配。”陈刚说。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表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发明专利102.3万件,“梳理盘活存量专利是着眼创新源头、推进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并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工作”。
科技部成果转化司副司长秦浩源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支持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等,努力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环境提供保障。
原标题 | 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推进会上,专家热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沉睡”的专利如何唤醒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