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是促进国家创新的基础,然而要让产学研合作取得成效,相关的决策就必须奠基于更加牢固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上,这是由科学时报社《科学新闻》杂志与英国大使馆近日联合召开的中英产学研合作的科学决策研讨会上各方专家达成的共识。会议于12月3日在北京召开,得到了中国科技部的支持。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科研经费,同时也制定了大量政策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利用。这些努力已经在促进中国的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痼疾仍然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在这次研讨会上,英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大卫·培根博士全面介绍了英国在此方面的概况,特别是由各种政府资助但是独立运作的社会组织构成的不同层次的中介机构,希望这些能对中国有所借鉴。
我国著名科技政策专家、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则全面分析了中国的情况。薛澜指出,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的考评体系更加依赖SCI论文的发表数量,导致大量高校教师专注于基础研究,应用型研究更多由缺乏科研能力的企业来承担,这使得中国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研究不足。
不仅如此,由于大多数SCI论文都是用英文在国际上发表,本土的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很难看到,这就不利于成果从学术界向产业界转移。薛澜建议,决策者要切实重视这个问题,努力促进产学研的真正结合。
与会专家认为,要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就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学研结合转化的链条。其中,科研中介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PraxisUnico,就是一个成功的促进科研产业化的机构。该机构当选主席Phil Clare博士在会议上介绍了PraxisUnico的经验,这包括整合学生创业、求职、科学园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于一体的促进创新的模式。
广东省科技厅代表介绍了教育部、广东省的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该项目在运行几年后,已经取得良好效果,帮助多个企业从广东科研机构找到了适合的项目。
英国碧辟投资有限公司(BP)北京分公司集团研发总监魏思迪(Stephen Wittrig)博士介绍了该公司如何利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帮助中国科研成果进行本地转化;而来自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的梁子才教授则介绍了苏州昆山清华科学园通过投入非营利性的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的昆山小RNA研究所(梁子才任该所所长),从而吸引一大批生命科学公司落户原来并没有科研和生物制药基础的昆山清华科学园的情况。
与会的英国专家还表示,在中国经济快速国际化的进程中,与包括英国在内的国际研发机构进行合作直接开发适用于西方市场的产品也是一个走向国际的捷径。
共有100多位中英两国专家、官员和企业家参加了这次为期一天的研讨会。这次活动还是《科学新闻》杂志与英国驻华大使馆合办的系列“科研决策研讨会”中的第一场。另外三场会议将分别探讨医疗卫生领域的科研决策、食品安全的决策问题以及城市规划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