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发布,对进一步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以及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创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破“SCI至上”?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科技进步的意义所在。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也同样非常清醒地认识到,驱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重在营造一个好的科研环境、好的科研风气,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产出更多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国科研领域却出现了“唯SCI论”、“SCI至上”,以及衡量科研人员能力和评价科研成果价值时过度倚重SCI论文的“怪象”。比如,在人才评价和科研成果评价改革持续深化的过程中,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唯SCI论”、“SCI至上”的热情不减,片面地将SCI论文发表数量、他引次数作为衡量、评价人才和科研成果的重要标准。在这种“怪象”下,SCI论文发表数量和他引次数开始与各类排名、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挂钩,造成科技领域人心浮躁、科研人才价值观扭曲、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症结”。
另据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医院临床工作、高校基础课教学、科技推广为主的岗位,一味让科研人员去追求发表SCI论文。”试问,在评价人才和科研成果的过程中,片面追求SCI论文数量和他引次数,对全面、准确、科学评价人才和科研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又有多少?
我们不否定SCI的价值所在,但在各类排名、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评估评价中,“SCI至上”的长期存在,不仅仅增加了科技人才的负担,还使得一些科技人才得不到正确的评价,以及一些科研项目与现实需求脱节。而且,还会造成科技领域人心浮躁、科研人才价值观扭曲、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为什么不能过度倚重SCI?
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乔纳森·亚当斯也曾公开表示:“迄今为止,SCI最主要的目的是检索,它的辅助功能是做科研评估,但只是评估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事实上,SCI更多是作为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检索工具,如果硬是要把这个“检索工具”作为衡量、评价我国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实为不妥。
如何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评价评估体系?
为消除研领域的种种“症结”,建立符合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国家层面已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方面积极推进改革,进一步为科研人才减负,让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做科研。
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强调,SCI和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引用榜单和影响因子排名等,仅作为社会公益性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等类型科研人才评价的参考,而非重要的人才评价指标。随后,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简称“四唯”)的专项行动;教育部清理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基地建设、成果奖励、人才项目等活动中的“四唯”;科技部清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以及所属事业单位职称评审、人员绩效考核等活动中的“四唯”;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填写也将取消填报“SCI他引次数”的硬性规定;等等。
本次,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文件,对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和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的影响进行了明确阐述,并在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价、规范各类评价活动、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优化职称(职务)评聘办法、扭转考核奖励功利化倾向等方面多措并举,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引导高校回归学术初心,科学评价人才和科研成果。
除此以外,面对科研领域“怪象”,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积极参与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深化改革,从不同层面制定并实施规范完善的评审、评价、评估标准和体系,优化科研环境,让科研人才放开手脚搞科研。同时,科研工作者也要有科研精神,要解放学术思想,丢掉急于求成和浮躁之心,创造出更多与国家需要、人民需求、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立全面、准确、科学,符合国情的人才评价和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营造出一个注重“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的社会氛围,以此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科技自信、民族自信。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