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微调查
中国科技网讯“今天北京市的空气是轻度污染,大概是PM2.5惹的祸!”在政协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赵启正面对的第一个提问,就是关于空气质量的。
北京空气质量到底怎么样?变好了还是变坏了?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在对84名代表委员问卷调查后发现,直截了当地说出“变好了”“变坏了”的,一共不超过10人,“不好讲”“不明显”“不好下结论”等回答超过了一半。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谢俊奇委员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周成虎委员,长期工作生活在北京,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变坏了”。他们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回避问题,要提高信息透明度,使空气质量数据坚持测更加科学化,充分满足百姓的知情权。
近20位代表委员把现在的天气和奥运会前后比较。“奥运会过后经常感觉灰蒙蒙的,尤其是从外地回来后感觉更明显。10年前能看到星星,现在很难看到了。”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健委员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杨雄里委员说:“2008年奥运会前后,北京空气质量有很大改善,这两年又恢复到以前了。”
也有委员人认为并没有明显感觉到北京空气质量下降。重庆市科委副主任、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潘复生委员说,“感觉没变好也没变坏,可能是之前媒体报道太多了,我希望媒体不要过度夸大,引发老百姓的紧张情绪,要担负起普及环境科普知识的社会职能。但是,有关部门还是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科学的空气质量指标体系。”
还有部分代表委员,把北京的空气质量和自己生活的地方作比较,其中,甘肃省酒泉市第六中心副校长贾迎春代表就认为,北京的情况总体来说比兰州要好的多,比起北京,兰州的进步空间更大。
“我不敢说有改善。”倒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杨群代表一句简短的话耐人寻味。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