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需要构建创意创新创业融合的双创教育实践体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要不断引向深入。要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
我认为,只有好的创意才能实现创新,只有基于创新才能实现创业。所以,我们高校要做大做强“双创”,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有好的创意,以创意来驱动创新,以创新来引导创业,这就需要我们高校要有“双创”教育的体系,要有学生创意的平台,要有实现创意的众创空间。
我们川大作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正在构建一个从激发学生创意、到创新创意实现、再到创业成果孵化的贯穿“双创”教育和实践全过程的体系,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智慧和本领,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去谋事业、创事业,去实现基于创新创意的高层次创业,去成就自己的“双创人生”。
一是构建完善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双创”教育体系。我们一直把推进“双创”教育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口,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率先制定实施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18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22条,我们提出创新创业的知识教育,从课程和教师抓起;创新创业的能力教育,从课堂抓起;创新创业的品质教育,从素养抓起;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从平台抓起;创新创业的条件支撑,从条件保障抓起;创新创业的制度保障,从体制机制抓起,由此来系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能力。
二是着力构建学生创意的平台。一方面,我们正在把学校教学楼走廊、通道、大厅等公共场所,改造成可以随时互动讨论、可以推导公式、可以喝茶、喝咖啡的学术殿堂式的环境和条件,打造成师生相互交流的公共空间,为师生相互探索、碰撞思维创造条件,激发和引导学生们释放好奇心、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意、批判性思维,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把创意与创新结合起来、把技术和生产力结合起来,目前,我们已经改造“小班化—探究式”教室460间、交流互动式走廊36条、交流互动式大厅及公共区域4900平方米。
同时,我们通过推进“双创”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打破原有实验教学只注重简单技能训练的局限,着力突出“先进性、专业性、课程性、创意性”,在保证设备、条件先进性的基础上,更要有让学生去想象、去创意的空间和环节。目前,我们已投入2.15亿元,全面启动建设了物理前沿与电气新技术探索、现代医学、人文社科综合3个“双创”实验教学平台。
三是全面打造实现创新创意的众创空间。我们一直在思考,在大学校园里面,如何让学生能够随时把自己的创新创意、奇思妙想变成创新产品、变成创新技术、变成创新成果?所以,我们川大专门把新校区原来租给社会的商业街收回来,打造成一条1600平米的“i创街”,作为“培养学生自我经营、自我管理的一条街”、“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一条街”。目前,“i创街”已经入驻了创意工坊、创客咖啡等学生创业团队80多个、参与学生超过1000人、营业额达到836万元。
特别是,我们正在与地方合作在学校周边共建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楼,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创新设计、数字媒体4个创新创意领域,建设集创业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成果展示交易、创业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智造梦工场”,为学生实现创新创意提供一个低成本、全要素、国际化的优质众创空间,建成面向全球优秀青年的“创新创业国际版”。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