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服务科技创新 加强源头供给
2023-03-08 光明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该充分发挥优势,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大学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有能力也有信心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杨贤金代表说,大学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是培育科研人才、创造科研成果的摇篮,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产出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是当前国之所需,是未来发展所趋,也是大学使命所在。

  把大学打造成科技创新策源地,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杨贤金代表认为,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要充分激发这些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和后备力量的创新能力与活力,大力推进育人模式改革,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破解机制束缚难题,深入推进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强化有组织的科学研究,是大学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路径。杨贤金代表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大平台、大团队、大设施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逐步加强。“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大学应该集聚力量、集中资源,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要服务‘国之大者’,坚持‘为党分忧、为国担当’;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四个面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要瞄准国家急需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建设大平台、组织大团队开展集成攻关;要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锻造‘大国重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杨贤金代表说,基础研究在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都发挥着先导作用。“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问题,都要在基础研究上找解决方法。“大学有丰富的基础学科资源,深厚的研究底蕴,完善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开展基础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认为,在基础研究上寻求突破,一方面要先做好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找准“空白点”,下好“先手棋”,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另一方面也要鼓励自由探索,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不断认识新事物、揭示新规律。

  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一环。杨贤金代表认为,大学要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锚定科技发展前沿,超前布局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助力前瞻性、开创性、探索性的基础研究。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催化剂”作用,建设更多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将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转化为复合型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优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