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崔向群院士:我国南极天文研究势头正好
2013-03-11

  “我们的第一架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1)已成功观测746个小时,观测到了约28500幅图像,获得了共计3.3T的数据量。”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在两会期间,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欣慰地表示,我国南极天文研究发展势头很好。

  崔向群说,目前AST3-1的观测数据正在“回家”途中,“利用这些数据,我们就能作出很好的科学成果”。

  2007年10月,中国天文学家跟随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奔赴南极。次年1月,他们在冰穹A建立了一个天文自动观测站,安装了4架145毫米口径折反射式望远镜,组成了“中国之星小望远镜阵”(CSTAR)。自此,我国南极天文研究正式起步。

  2011年,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中的天文科考队员在冰穹A成功安装了主镜680毫米、通光口径500毫米的AST3-1。崔向群介绍,与CSTAR不同,AST3-1是首台中国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无人值守可跟踪天体的望远镜,也是目前南极内陆最大的光学望远镜。

  崔向群还向记者透露,中国天文科考队员在2011年的南极科考中,取回了CSTAR,“我们希望把它也改造成可跟踪的望远镜,然后再将其安装到南极,开展新任务”。

  不过,崔向群表示,CSTAR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科学探路——对南极天文台的台址进行测量,并结合卫星的监测,探索如何建造南极望远镜、望远镜如何适应超低温环境等问题的解决之道。其最终目的则是为“十二五”重大科学工程——南极天文台的建设积累经验。

  崔向群介绍,南极天文台的建设“目前正在项目建议书的准备阶段”。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阅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