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5年度共评选出295个项目和7名外籍科技专家,其中,备受关注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该奖曾于2004年度空缺,这也是我国自2000年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以来第二次出现空缺。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度授奖情况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67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人:杨克里斯特-杨森(瑞典),冲村宪树(日本),叶甫盖尼-维利霍夫(俄罗斯),彼得-史唐(美国),维尔特-伊恩-利普金(美国),卡洛-鲁比亚(意大利),约翰尼斯-弗兰肯(荷兰)。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授奖概况 |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空缺 | |||
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 | 一等奖1项 | 二等奖41项 | ||
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 | 一等奖1项 | 二等奖65项 |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7项) | 特等奖3项 | 一等奖17项(含创新团队3项) | 二等奖167项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7人) | 杨克里斯特·杨森(瑞典) | 冲村宪树(日本) | 叶甫盖尼·维利霍夫(俄罗斯) | 彼得·史唐(美国) |
维尔特·伊恩·利普金(美国) | 卡洛·鲁比亚(意大利) | 约翰尼斯·弗兰肯(荷兰) |
科学技术奖励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的具体体现。
根据《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按照《条例》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每年评审一次,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400项,奖励了一大批在我国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铁路”等获奖成果举世瞩目、彪炳史册,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