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山院士在南京理工大学汤山科研试验中心介绍爆炸试验(2017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题:奏响中国创新最强音——从国家科技大奖看创新走向
新华社记者陈芳、余晓洁、胡喆
王泽山、侯云德两院士摘取2017年度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双响”,基础原创“多点开花”;科技奖励“年度大戏”彰显时代意义,中国力量再攀高峰……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日在京举行。作为我国最权威的政府科技奖励,这场颁奖大会无疑是科技界的盛事。今年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时代意义——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和中国科技奖励制度进入“深改时间”后的首次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重大科技成果从零星到井喷,从量变到质变,人们看到,中国科技正站在飞跃发展的新起点。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2)奏响中国创新最强音——从国家科技大奖看创新走向
侯云德院士在办公室查阅资料(2017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80后科研少壮派”国家科技最高荣誉标注创新力量
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自1999年以来,29名杰出科学家摘取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超算“发威”……谈及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的井喷现象,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火炸药专家王泽山院士如数家珍。
“新时代,我们的科技事业走出了仿制跟踪,进入了创新征程,我感到了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强大力量。在知识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未来前途无量。”王泽山说。
今年已82岁的王泽山,笑称自己是“80后科研少壮派”。现在的他每年仍有一半的时间在出差,精力旺盛得跟小伙子一样。
60多年专注火炸药研究的王泽山“用科学研究科学”,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做出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成果。近期他和团队正在酝酿的一项研究,极有可能成为又一具有颠覆性意义的“黑科技”。
同为最高奖得主的侯云德,与病毒“斗”了一辈子。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步伐轻快,年近九十还在上班。
26年前,侯云德开风气之先当“创客”——在地下室里建起中试生产线,创立我国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现如今,“双创之花”已经开遍神州大地。
10年前,79岁的侯云徳被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再次创业的他带领团队为我国建立起72小时内鉴定和筛查约300种已知病原体和筛查未知病原体的检测技术体系,在突发疫情处置中“一锤定音”。
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益兴起的态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无数“80后”老科学家正和“80后”年轻人一道,共同标注时代的创新力量。
2017年10月31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左)在江苏省沭阳县青伊湖农场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自然科学奖“双响”基础原创“多点开花”
时隔11年,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迎来“双响”——唐本忠院士团队“聚集诱导发光”和李家洋院士团队“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双双折桂。
国家自然科学奖奖励那些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自1999年以来,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秉持“慎之又慎、宁缺毋滥”的高标准原则,曾9年空缺,距2006年产生两个一等奖已有11年。
“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都有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问世。奖项从较为集中的基础物理学领域,扩展到化学、生物学,呈现‘多点开花’之势,创新拔尖领域更加多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基础研究是支撑科技强国的“创新源”。如同一条河流,基础研究是“上游”,决定着“中游”的技术创新和“下游”的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
赵忠贤院士在演示磁悬浮现象(2017年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从赵忠贤院士领导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到潘建伟院士团队的多光子纠缠研究,从王贻芳院士领衔发现中微子振荡新模式到唐本忠院士团队聚集诱导发光等研究……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不断进步,局部已“领跑”全球。自然科学领域“贤必举欧美”的时代开始“终结”。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中国基础研究在世界版图上的地位持续上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应该看到,我们抢占了一些‘山头’,但在更多尖端领域的‘大山头’,尚需战略布局并持之以恒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王贻芳院士在广东省深圳市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室内(2013年11月8日摄)。新华社发(王申 摄)
关键领域、卡脖子之处实现赶超创新能力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纵观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他们当中既有对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在加工技术与装备上的突破和发明,也有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在油气开发、现代煤化工、深海探测、交通基础设施等多个重要领域,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深化高铁“走出去”战略等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涌现出来的部分科技成果具备全球领跑实力,科技奖励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得到进一步彰显。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这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
进入新时代,构建既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又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以创新为导向,一大批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和在科技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得到国家科技奖励,目的就是调动更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力,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表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登文称,岁末年初,“一条硅龙”的概念已经成为主流。自2008年以来的10年间,中国在技术和创新领域快速发展。“如果说中国跑赢了这场技术竞赛,那已经不再是笑谈了。”
“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是科研人员“不变的初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科技创新也要瞄准这个“靶心”。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省湘潭河口镇的试验田中查看低镉水稻的长势(2017年9月29日摄)。新华社发(薛宇舸 摄)
科技创新既要“高大上”,也需“接地气”。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榜单上,3项水稻研究成果(团队)名列其中:除了李家洋院士团队外,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潘国君团队完成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7年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的一个丰收年。正如评审小组对袁隆平创新团队的评价,“紧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攻坚克难、不断创新,经过21年的建设,已形成以袁隆平等为带头人,持续领跑世界的创新团队”。
经过十多年研究,李家洋团队成功克隆出水稻理想株型基因IPA1,为突破水稻尤其是杂交稻的产量瓶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有价值的基因资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潘国君团队,则针对寒地早粳稻生育期短创高产难、稻瘟病和低温冷害频发稳产难等问题,历经20多年研究,创新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寒地早粳稻“龙粳”系列。
食药健康事关百姓福祉。此次获奖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团队针对中药大品种三七研发与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形成了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的集成植物育种、栽培、化学物质发现、药效机制破解、生产自动化及循证医学研究的关键技术与方法,在“种好药、做好药、用好药”上做出了新文章。
“唯有在自己的土地上产生出一批代表人类创新发展的中国科学巨匠,才能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尊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表示,当国家实力积累到一定阶段,财力、政策和机遇捕捉的能力都上了一个台阶,科技发展就会迈入历史的新起点。
“生命科学将是未来产业革命最受关注、最有希望实现新突破的领域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怀进鹏表示,下一步我国将继续鼓励营造生命科学创新研究的良好氛围,通过科技创新为人类健康贡献更多“中国方案”。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