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10日,聂荣臻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朱光亚亲切交谈。
时代背景 聂荣臻元帅是开国元勋,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人,指挥领导肇建中国现代科技体系的主帅。1955年7月,被中央指定为领导原子能事业的三人小组成员;1956年4月,任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同年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1958年6月,任中央科学小组组长;此后不久,先后建议成立国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家科委),并兼任两委主任。
新中国诞生初期,百废待兴,尖端科技一片空白;国际上,敌对势力利用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对我国双重施压。为冲破封锁,提升国力,1956年年初,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以发展重化工业和国防事业所需要的尖端科技为重点,新中国科技事业进入了开创、奠基和发展的新阶段。
——制定了十二年科学规划,为新中国科技事业描绘出第一个蓝图,为中华民族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石。
——为打破敌对势力的“核讹诈”,催生了发展“两弹”的决策。“两弹一星”的成功标志着国防科技事业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
——制定了《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为中国的科技事业确立了基本政策和规则,邓小平同志称之为“科技工作的宪法”。
……
从聂帅接手科技工作到文革前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不但产生了“两弹一星”这样举世瞩目的成果,还创造了宝贵的“两弹一星”精神,同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科技管理经验:如大力协同、发挥知识分子作用以及科技行政两线管理等,由此铸成了我国现代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市长这个官我不想当,对科学技术工作我倒很有兴趣。”1956年,在共和国百业待兴之时,聂荣臻元帅带着“科技强国”的夙愿,当起了科技主管,分管新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国防工业、国防科研工作。
赫鲁晓夫曾断言:“中国10年、20年不会拥有原子弹。”但不到5年时间,一朵象征中国人志气的蘑菇云便在茫茫戈壁升起。
从1956年到“文化大革命”前这一时期,“在聂总直接领导下,是我国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十年,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成绩巨大。”原国务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这样说。
“我们的科学技术人员在今天回顾往事,都十分怀念那个时代,称之为中国科学技术的‘黄金时代’,也十分尊敬和爱戴我们的领导人——聂老总。”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这样说。
基础薄弱,人员短缺,外有封锁,内有饥荒,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如何能够突破那么多尖端技术的难关?
今天一顶“帽子”,明天一个批斗,在知识分子遭受鄙薄的日子里,是什么让他们温暖有力,奋发拼搏?
这个让众多科技工作者们念念不忘的“黄金时代”,是如何铸成的?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