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3日上午200多位中外来宾齐聚岭澳观景台,共同见证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又一个重大项目——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破土动工。该项目是目前中美两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对提高我国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工典礼上,出席来宾纷纷发表讲话,感谢中广核集团对实验项目的大力支持,并对该项目寄予厚望。
美国能源部科学局副局长罗宾·史塔芬说,大亚湾将是个伟大的实验,它不仅在科学上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人类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合作,科学家们在大亚湾志同道合,追求共同的科学目标。他代表美国能源部祝愿这一科学壮举和人类探索能取得丰硕成果。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在贺信中说,大亚湾核电基地是世界范围内开展中微子实验的最佳地址,希望中国的科学家能抓住时机和地理优势来开展工作。他坚信,这个实验最终一定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精确度。
在下午举行的学术报告会暨新闻发布上,项目中方发言人王贻芳报告了项目进展情况。他表示,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完成隧道与实验厅建设和探测器制造,一年时间完成探测器的安装与调试,争取2010年底开始取数,预计三年后达到物理目标。他专门解释了选择大亚湾作为实验地点的原因。他说,大亚湾核电基地四个反应堆总热功率1160万千瓦,加上岭澳核电站二期两台核电机组正在建设,2011年完成后总热功率将增加至1720万千瓦,在世界上核电反应堆群的总功率将名列第二。大亚湾核电基地靠近山,有适于建造地下实验大厅的地点,以屏蔽对中微子测量形成本底的宇宙射线。岩石质量好,适于开挖地下隧道和实验大厅。经国内外专家反复比较论证,大亚湾核电基地是世界上进行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研究的最佳场所。与国际上提出的同类实验相比,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方案精度最高,因此得到了国际粒子物理界的广泛支持。
该实验将研究组成宇宙的一类重要的基本粒子——中微子的基本性质,对于人类了解物质微观的基本结构和宏观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中微子以来,对它的研究始终被视为全球科学界的前沿课题。历史上中微子实验获得过三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两次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研究人员自2003年起开始进行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前期研究,并根据大亚湾的地理特点,提出了原创性的实验方案和探测器设计。实验装置将建在广东省大亚湾核电站厂内的山腹内,其物理目标是通过探测核电站反应堆在发电时的自然产物——中微子,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θ13。θ13是中微子物理中最基本的未知参数,它的精确测量与人们所熟知的宇宙中“反物质消失之谜”有关,对未来中微子物理的发展将起到方向性的决定作用.该实验是在我国进行的、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基础科学研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是中美两国目前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之一。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有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美国、俄罗斯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个研究单位的190多位研究人员参加。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