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中国第八次南极科学考察
2011-12-01

  时间:1991年11月20日--1992年04月06日

  领队:颜其德,副领队;杨全魁、贾根整,《极地》号船长:魏文良

  中山站队长:万国才(兼越冬队长)、副队长:吕纯操

  长城站队长:范润卿、

  副队长:龚天桢(兼越冬队长)

  长城站科学考察

  冰川考察研究1992年1月5日完成柯林斯冰盖的钻取冰芯和考察任务,14日回站工作。在主冰穹和小冰穹各钻取冰芯5支,总进尺480m,最大钻深65。5m,完成了物质平衡和成冰作用研究,挖雪坑28个,累计深度40余米,取得密度、地层、温度观测数据450多个;进行冰川运动和应变观测4次,取得数据1240多个;雷达测厚总长度15km;完成了三支冰芯的地层剖面描述,总长140m,测量了其中二支冰芯的密度,取得数据30000个左右,并对一支冰芯进行了组构切片,完成影片20张;对菲尔德斯半岛南部雪斑分布进行了填图。

  协助乌拉圭方面采集水样600多瓶。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编辑。

  测绘科考考察的主要项目是对菲尔德斯海峡断层运动形变进行监测。利用卫星GPS先进技术和激光测距手段,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和资料预处理。共接收卫星观测数据15000个,获取26条卫星测边和46条激光测边资料。经事后数据处理,所得成果精度达到要求。卫星GPS技术的定位精度优于5mm十5ppm·D(D为两测站间距离)。此外,对站区的地面影像进行了航摄,并为冰川在柯林斯冰盖主冰穹冰芯钻取进行了GPS卫星定位;为通讯发射天线的指向和菱形天线的检修和保养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为气象场风标指向的方位角进行了复测。

  沼泽湿地的研究对菲尔德斯半岛及附近岛屿进行了湿地踏勘和考察,对站区附近湿地进行了重点考察,采集土样52份、水样11份、植物样30份;进行样方调查29个,样线调查3条;小气候观测获1495项记录,特定观测项目50项;生物测定10项,泥碳生物性测定12项;完成站区和阿德雷岛湿地分布图;收集了部分气象资料。

  苔藓对比研究对菲尔德斯半岛及附近地区进行踏勘,对长城站地区苔藓植物群落进行了重点考察研究,采集化学分析样品20个。进行68个50×50cm的样方调查;挖土壤剖面7个;进行了地温、湿度、风速的观测,收集数据1278个并收集了部分长城站的气象资料。基本掌握了苔藓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特征、群落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日地整体关系研究解决了仪器存在的问题,使仪器正常运行。获得1。8MMBIT字节数据,对其中10%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查,结果表明,全套系统工作正常,所取资料完整可靠,从数量分布和精度方面评价,均可满足研究工作的要求。

  电离层常规观测5台仪器昼夜连续观测电离层、宇宙噪声、甚低频、多普勒和单边带短波。获210m胶卷和430m纸带记录资料、3盘磁带、750页打印纸,仪器工作正常,资料数据可靠。

  地磁、地震观测(地震局物理所)对线路、仪器进行了检修,恢复完善了观测系统,使所取得的数据可靠,共获取数据4万多个。由于地磁总强度测量的恢复,使地磁地震观测成为一个完整的观测系统。从记录到的几次地震来看,地震前后及发震时间,相应地磁动丰富,变化幅度大,而地磁总强度表现为数字跳动大,呈不规律。在地震后持续一段时间,地磁分量记录趋于平静,相对总强度读数稳定,说明所得数据是可靠的。

  地磁、哨声常规观测(中科院地物所)获脉动(磁带记录)12盘,地磁三分量走纸3卷(共120m),地磁总强度和水平强度150组数据,哨声18盘磁带记录。

  气象观测每日4次定时观测地面气象要素(能见度、天气现象、云状、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地表温度、深层地温、日照、蒸发量等);每日两次观测长城湾海水表层温度;用凝结核计数仪(NOLAN—POLLAK)测量大气凝结核数据,已获得15120个数据;自动气象站测得长城站区每小时的气压、温度、湿度和风向风速资料(1992年1月8日开始)。

  人体生理与医学进行两次测卷答试;对部分队员进行血样、尿样抽取;统一疾病诊断登记表格。

  地质考察完成了横穿菲尔德斯半岛南北四条路线的地质考察,采集了各种水样12号、土样10号,并收集了地球化学材料;勘查了阿德雷岛等地的阶地;参观了冰盖上的冰川考察实况。

  污水排放监测分析为检验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的下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对水样的颜色、悬浮物、pH、化学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耗氧量、细菌总数和总大肠杆菌群等八项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

  中山站陆地科学考察

  进行了气象、地磁、高空物理、电离层等常规观测,开展了地质地貌、测绘、地理环境、固体潮及淡水生物生态的研究。

  地质地貌和环境通过对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斯托尼斯半岛9天的野外露营考察和对布洛尼斯米洛半岛的踏勘,完成了斯托尼斯半岛的1:20000地貌图和第四纪地质图的填图工作,对该半岛的岩石组成、岩性变化有了初步了解,完成了该半岛的环境背景和自然界面系统的区域采样和剖面测量;完成了以上三个半岛和冰盖前缘区环境与自然过程特征和规律的区域调查,在该三个半岛沿海地带进行海岩阶地的类型、分布和高度的考察;完成了中山站区及其附近地区(俄罗斯进步站)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估计和系统采样。

  测绘完成了拉斯曼丘陵西部以斯托尼斯半岛为主的近130km2的航空摄影工作,形成了测绘相片,并通过相应的野外调绘,将地面控制点转刺在测绘相片上;完成了拉斯曼丘陵西部斯托尼斯半岛等5个岛的地面控制测量工作,施测地面控制点33个,从而在拉斯曼丘陵建立了完整的地面控制网;进行了站区的碎部测量,将新增建筑物补测在站区平面图上。

  淡水生态系研究在淡水生态系统基本理论参数、金属背景值及内外源有机物剖析研究上,共对12个湖泊水样及3个雪样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其中立即测定的项目共19个,其余的测定项目将把经过处理的水样带回国内应用大型仪器进行。初步研究表明,拉斯曼丘陵地区冰雪及湖泊中的营养元素已具一定水平,可为淡水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但冰雪及湖水中的酸性特点对该地区淡水生物群落结构及人类饮用影响应引起重视。在淡水生态系统生物种群结构与功能特点的研究上,对拉斯曼丘陵斯托尼斯半岛、米洛半岛、布洛尼斯半岛上的16个湖泊及其周围溪流、湿地、冰雪中生物状况进行了多种的定性、定量研究,采集各类生物标本350多瓶,对各湖泊和中山湾中的生物种群结构、时空分布、初级生产力、群落代谢率、色素含量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已测定各类数据957个。

  各项常规观测完成了从澳大利亚霍巴特至南极中山站的重力联测,建立了中山站重力值基点。完成了拉斯曼丘陵地区约120km2野外重力测量。从2月15日起,正式用拉柯斯特ET型地球潮汐专用重力仪纪录固体潮;继续进行了地磁三分量观测、地磁绝对值观测、磁脉动观测及哨声观测,取得了度夏阶段的全部观测资料;继续进行了中低层大气平均电场观测和太阳辐射分波段和臭氧及与其相关的大气成份的观测,进行了电离层和宇宙噪音的常规观测记录,使用本次队新上的SD一007接收机及微机系统和原有的ESH-3接收机及微机系统进行了同时的短波场强测线比对试验。气象常规观测和预报正常进行,今年新上的芬兰气象自动观测站调试成功,工作正常。完善了科学实验室新建了地磁观测台三栋观测室;完成了固体潮站的扩建及内装修;建成了污水检测实验室;完善了暗室功能,安装了新的放大机和恒温槽,目前已能进行彩色冲洗和放大。

  南大洋科学考察

  海流考察以磷虾资源调查为中心的大洋多学科考察分两阶段进行。共完成综合测站30个(包括磷虾调查、海洋生物、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等项目)CTD放收30多次,XBT投放20次,CTD最大探测深度为1800m,采水深度为1500m,走航取样70次。发现了直径3海里的磷虾群一个,并跟踪做了全方位声学探测和IKMT网取样捕捞,以及环境因子的测定;磷虾拖网60次,捕获磷虾16kg,并进行活体培养;采得浮游动植物样品和微型小型浮游植物样品670kg;采集颗粒有机碳样品180个,化学水样260个,大气化学样品30个;测得各学科有用数据1580个。

  船舶调研工作为了适应建造南极考察船的需要,本次队专门开展了船舶调研工作。完成了船舶无限航区环境条件研究。共测得极地船舱面及舱内有关部位温度、湿度及航线海水温度等数据l万多个;在30余个振动测点上共记录数据2000余个,并对10余块不同浮冰碰撞船体的情况进行了振动响应的测试和录像;同时还采集一批空气盐雾、霉菌空气等样品。完成了船舶在南大洋及冰区航行的条件和技术要素的调研。通过对航区风浪、冰情及其对船舶的作用以及cpp推进系统对各种冰情的适应性的考察,对完善总体设计思想、解决设计中的一些认识分歧和难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