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破“五唯”需建更多元的评价体系
2021-09-28 现代教育报

  “学生申请学位答辩不数论文,教师参与提交学术评价申请不数论文……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2020年,清华没有一位同学因为发表SCI论文数不够不能参加答辩。”近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的这番话迅速刷屏,引起了教育界、学术界的较大反响,体现了“双一流”建设大学敢于突破传统框架,引导评价工作尊重科学规律、突出质量导向,全面提升、优化学术生态的底气和信心。

论文数量多不等于成果质量高

  当前,我国论文发表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但论文数量多不等于成果质量高、创新能力强。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但长期以来,科技评价活动中“只看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的这种简单化、一刀切的评价模式延伸到高校,就变成将论文数量与毕业考核、职称评定、资源分配等直接挂钩,甚至将论文作为评价一切学术活动的标尺,滋生、助长了只重视论文发表而忽视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唯论文”不良取向,严重异化了高校师生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甚至诱发各种各样的学术不端。广大学生接受这样的训练后再进入学术界,对于学风、学术氛围的潜移默化可想而知。

  从更深层次上来看,期刊作为论文的载体,发表论文需要经过同行评议,只是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但如果将期刊发表的论文作为学生毕业、老师晋升的核心标准,高校实质上把自己的评价权力让渡给了学术期刊,这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无疑是不利的。从本质上讲,论文只是科研活动的副产品,其本身与创新性和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必定正相关。

  不唯论文并非不看论文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和人才呈现,因此在高校破除“唯论文”、“SCI至上”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体系的落地和实践已经是迫在眉睫。

  需要注意的是,不唯论文并非不看论文,破除“SCI崇拜”也不是要消除SCI指标,学生毕业不数论文更不代表要放松对于毕业生的学术要求。对于基础研究来说,论文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不能为了破除“唯论文”就降低高质量论文的标准,从一个极端滑到另一个极端。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已明确将学位论文及攻读学位期间的创新成果作为学位审议的主要依据。对于创新成果而言,除了基础理论类成果发表论文以外,对于应用技术类成果和软科学类成果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有着丰富多样的实现形式。其实是要营建一个多元的评价体系,而不是为了破“五唯”,简单化地将论文踢出评价体系。

  多元评价对高校提出更高要求

  在质量导向的评价模型下,不数论文对于人才评价的要求不是降低了反而提高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靠“数论文”来进行评价,是因为在文化上我们往往追求显性的公平,因此需要可比的数量指标,比如论文数量或被引用数量,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进行定量评价。而定性评价相对来说标准并不易量化,甚至有很多主观化的内容,比如对于学位论文的把关,如果不用期刊这个“参照物”,那就意味着对于学校把关、教师水准以及学术监督、纠错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未来教育评价重要方向。

  各高校要积极落实中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坚决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过程,建立由校外专家参与的同行评议制度,充分发挥基层院系和导师的质量把关作用,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核,结合学科特点等合理设置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

  文/李志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育报》2021年3月第4604期第十版“名家讲堂”,2021年3月16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