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面向未来做研究——聚焦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科研成果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萧海川
日前,备受业界关注的2020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其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亭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振义院士获“生命科学奖”,山东大学教授彭实戈院士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因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张亭栋和王振义共同获得了2020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曾经是最凶险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化疗曾经是国际上的主流治疗方法,患者的5年存活率只有10%到15%。而近30年来,由于张亭栋和王振义的研究,APL治愈率已达到90%。
上世纪70到80年代,王振义首创用诱导分化理论让癌细胞分化为正常细胞的方法,并最终发现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在体外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正常细胞。
几乎在同一时期,上世纪70年代初,张亭栋开启了他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研究。
那时,黑龙江省林甸县一个卫生院采用砒霜、轻粉、蟾酥几味剧毒中药配置的药物医治癌症,因效果好引得不少患者前往求治。这引起了时任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长、哈医大一院中医科主任张亭栋的注意。
作为中西医结合的血液病医生,张亭栋很想在“血癌”上打开缺口,便开始对这一民间中医药方进行探索研究。在经过多次试验论证后,他和同事首次明确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APL。
在此基础上,王振义等人在上世纪90年代又创造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95%。
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验证和推广,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成为当今全球治疗APL的标准药物,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今年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授予山东大学教授彭实戈院士,则是为表彰他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中的开创性贡献。
三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研究项目,在金融数学学科领域却有着相当厚重的分量,成为学科的理论基础。它们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作用,引领了金融风险控制的潮流。彭实戈也被视作中国金融数学的开拓者。
在彭实戈看来,许多科学研究都是立足现在、向未来演化,那么为什么不可以从未来开始、向现在演化呢?他顺着这一思路,在随机控制研究领域形成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
开拓金融数学,则源于1992年法国同行的一句提醒。经过查证比较,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确实与金融领域关系密切,在量化投资、有价证券、金融衍生品等方面大有可为。而后彭实戈在金融数学和经济学的相关领域获得重要应用,为我国进一步开放和规范金融市场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如今,彭实戈依然在金融数学领域孜孜以求。他希望自己的理论能为所有的投资者提供风险保护,但在实践中却总会发现新的问题、新的变量需要纳入计算。
“一支智能手表,收集再多心跳数据,也无法预测下一秒的心跳情况。”彭实戈说,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就是希望帮助人们在大数据时代,从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科学进展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科学的未来,就在于人们保持对科学的向往。这本身就会推动科学的发展,也是设置未来科学大奖的初衷。”彭实戈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