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院校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学员综合素质评估的提出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实现以军队院校学员培养计划为指导,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依托,对学员在校期间德、智、体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和评价。
对学员综合素质的评估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定性分析与量化考核相结合,数据流程和评估业务流程有机地融合,使评估结果客观有效。通过对学员综合素质的评估,有助于教师更为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机关研究制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有力帮助,为人才培养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供技术支持。
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2.1建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建立指标体系必须以促进学员的发展,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指标和权重的确立必须本着有利于学员发展的原则,为学员树立奋斗目标,引导学员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员整体素质。
(2)全面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尽可能包含学员德、智、体各方面的内容,从反映学员全面素质的多层面、多角度、多条主线对学员进行评价,在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保证全面发展。
(3)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体现在指标的设置层次分明,能准确反映指标间的支配关系,按照指标间的层次递进关系建立指标体系,既能消除指标间的相容性又能保证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科学性。
(4)可行性原则
指标体系确立的指标必须是能够通过观察、测试、评议等方式得出明确结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指标要从实际出发,符合评估的最终目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评估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要尽量使评估模型简单、易用[1]。
2.2 评估指标内容
系统评估指标的选择是根据军队院校学员培养目标的规定和军队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对学员德、智、体各方面素质进行评判,指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思想道德评价。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主要考察学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基本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伦理道德状况、法纪观念和学习态度。系统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群众评议与组织审定相结合、定性分析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尽量使评价指标定量化,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学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学员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成长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2)工作表现评价。该指标主要考察学员日常表现情况、参加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部队工作能力。由于大部分学员毕业后将参与部队管理工作,良好的自律性、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与学员以后的前途密切相关,所以系统根据支部鉴定、群众评议情况,定性分析与量化考核相结合对指标进行量化,尽可能如实反映学员工作表现情况,促进学员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和改进,提高部队任职能力。
(3)专业素质评价。主要考察学员是否掌握了基础科学理论及专业知识,是否掌握了进行科研工作的基本工具(语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否掌握了现代操作技能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考虑到由于专业不同,命题、阅卷的形式及做法也不同,考试成绩的原始分数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因此,需对原始分数进行处理,按学分制的要求,算出学分积,再评价得分[3]。
(4)军事素质评价。主要考察学员军事理论、军事技能的掌握情况,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否符合部队建设需要。指标采用学期考核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得到,反映学员军事训练的实际效果,有利于教师分析训练效果、制定训练方案,学员根据评价结果查找差距,提高训练效率。
以上四个方面是系统的一级指标,为了进行层次化分析,必须对指标进行分层细化,因此,各一级指标下又包括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下级指标根据权重影响上级指标。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