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IP网络应用的日趋丰富, IT管理人员面对如此复杂的网络流量常常深感困扰,而巨大的市场需求正推动着流量分析、流量管理技术及产品变化发展。总体上这类技术的发展变化集中在两个领域内:协议识别和流量管理。对于用户来讲,如何选择和评判一款流量管理产品,也要从这两种流量管理技术入手。
探讨两种协议识别技术
流量管理的首要条件就是协议识别,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深度包检测)和DFI(Deep Flow Inspection,深度流量检测)就是不错的协议识别技术。
DPI是一种基于应用层的流量检测和控制技术。通过深入分析和匹配IP包载荷的“特征字”,从应用层识别出数据包的协议类型。
DFI是一种基于流量行为的应用识别技术,即不同的应用类型体现在会话连接或数据流上的状态各有不同。
DPI、DFI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表1),如果能优势互补,才是比较完善的协议识别机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应用层协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文化背景,比如国内主流的QQ、迅雷等应用,需要相关产品的厂商投入充足资源跟踪,才有可能准确识别。因此国内的产品和厂商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网康科技的应用协议库超过600种,准确率达到95%,远远超过国外其它厂商。
分析常用的流量管理技术
目前业界有两种主流的流量管理技术:TCP滑动窗口整形和队列缓存。TCP滑动窗口整形技术使用滑动窗口的机制来控制数据包的传输,接收方主动通知对方自己能接收的数据量,发送方由此确定发送的速度。该技术以Packeteer、网康科技为典型产品代表。
这种技术具备两个明显优势:1.对流量的控制非常精确,例如控制流量在512Kbps,误差在几个字节;2.让远端(发送方)主动降速,而非通过本地丢包实现降速,因此能避免产生大量的重传数据包,并能大大保障用户体验。
但是,TCP滑动窗口整形技术也有明显的不足,即无法控制UDP报文的流速,而网络中40%以上的数据包都是UDP报文。队列缓存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建立很多管道(pipe),不同类型的流量对应不同的管道,通过调整管道的大小,让流量有序通过。该技术以Cisco、网康科技为典型产品代表。
针对大流量的网络环境,由于采用公平排队,按优先级区分的方法,队列技术可以实现很好的控制效果。实测证明,在大流量环境中队列缓存优于TCP滑动窗口整形技术。
就流量管理技术来说,能够将TCP滑动窗口整形技术和队列缓存相结合,是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无论在什么样的流量环境中,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控制精度。但从技术实现角度看,队列溢出可能产生丢包。
从表2 可以看出,就流量管理技术来说,能够将TCP滑动窗口整形技术和队列缓存相结合,是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无论在什么样的流量环境中,都可以取得良好的管理精度。
四种技术取长补短
从技术实现角度来看,如何将几种技术集成并进行优势互补,体现了一个流量管理产品的性能优劣。而目前真正实现此技术的是网康科技的智能流量管理系统NS-ITM,这是一款软硬一体化的专业流量管理产品,具备DPI/DFI的深度识别功能,并集成了TCP整形、队列缓存两项关键的流控技术。
无论是DPI或DFI,还是TCP滑动窗口或队列缓存,都有各自的优劣势,但相互之间并不矛盾,技术具有取长补短的可行性。因此,一款流量管理产品如能具备以上这些特性,将能够为客户实现最佳的流量管理效果。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