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化的过程也是高校管理重塑的过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管理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如何重新绘制管理“路线图”成为焦点。不少学校以财务信息化为契机,对高校信息化管理进行流程再造。无论落脚于何种契机,管理重塑都是无法回避的归宿。
上线满一年的中山大学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学校近期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中获得好评,这让郑琦深受鼓舞。他是中山大学财务与国资管理处副处长,在11月的一次全国性财务信息化论坛上,他专门提到此事。“以前我们经常接到一些投诉,比如报销排队时间太长,师生意见很大,会计人员压力也很大。有了这个系统后,服务水平和效率提高了,工作环节减少了,校领导和各部门都比较满意。”
工作效率的提高,促使服务环境得到改善,师生对信息化支持力度加大了,管理信息化可谓功不可没。管理信息化一直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力军之一。这些年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数字化校园建设快马加鞭,管理信息化也力图以用户为核心提供资源与服务,促进部门之间的业务集成与整合。CIO机制的热议和尝试,推动管理信息化体制机制的创新。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学校用户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丰富,管理信息化正面临新的挑战。当前,学校仍然存在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业务数据亟待互通、难以高效支持学校的决策等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管理信息化建设将踏上新台阶,如何做到让管理者放心,让用户满意,这是一个挑战。
以人为本,加强顶层设计
“十二五”教育信息化拉开序幕以来,高校纷纷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以此指导新一轮的学校信息化建设。
西南大学于2010年上半年就启动了《西南大学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谋划未来5年的信息化“路线图”。
“部署信息化工作时,眼光一定要看的远,要结合当前现状和未来发展确定信息化的发展思路。”西南大学副校长丁忠民表示。
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已经夯实了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系统也让用户“离不开”,但数据资源不能共享、用户权限混乱、应用系统重复建设、硬件建设重复投资,导致信息系统无法集成。为此,人们希望找到一个统筹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强调以人为本、前瞻部署的顶层设计,符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被学校奉为“法宝”。“信息化发展规划解决‘做什么’的问题,顶层设计解决‘怎么做’的问题。”高教学会信息化分会理事长蒋东兴说。
他认为,顶层设计就是从全局出发,站在整体高度,以信息化的思维,全面分析机构的各项业务,建立该机构的业务模型、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用户权限模型,并结合该机构的信息化现状,设计出信息化总体技术方案与路线图。
西南大学以湖南、湖北两省985/211高校的数据来确定自身在信息化资金保障、硬件设施、资源建设及保障措施的差距。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逐步推广,全面推进的原则,将主要力量放在一体化应用系统建设、核心资源建设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上。资金投入有所侧重,其中软硬件设备维护的投入比例为14%,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投入经费约为10%,人才培养投入经费为5%。预计经过两个阶段的努力,建立示范性智慧校园,支撑与推动学校整体战略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的原则既适用于学校总体信息化设计,又适用于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包括财务工作。“没有哪个部门像财务处这样涉及整个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及教学、科研、管理等,也没有哪个部门像财务处这样与其他部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财务信息化必然是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打开管理信息化建设新局面的亮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务处处长孙强说。
清华大学财务处与校内、校外的很多部门在不同层次上交互关联,共同构筑财务系统的生态环境。2006年以来,财务处着手完成了财务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重新梳理了财务工作流程及其与其他业务的关系,将信息化渗透到财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无缝衔接全校相关业务,初步实现学校财务业务一体化,为学校总体目标的达成铺平道路。“像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经费到账及认领等业务已看不到科研系统与财务系统的边界,对于用户来说浑然成为一体,而后台是通过数据交换、Web服务调用整合在一起的。”清华大学信息化技术中心副主任佟秋利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