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沈阳,一女大学生在招聘会上填写求职信息。专家提醒,大学生要有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赵敬卫/CFP
“有领导进来解释一下吗?这个网站要我们的个人信息干吗?”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在网上发帖表示,“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这个网站有问题,我上去注册的时候发现我的身份证号已经被注册了”。
他在网上搜索发现,一篇名为《中国人才信用网真相调查》的网帖被疯转到很多高校论坛和一些知名网站。
据记者了解,广东省许多高校的学生都被要求在中国人才信用网建立自己的个人档案,包括身份证号码、家庭信息、学籍资料和个人履历等,甚至包括个人的银行贷款信息等。
该帖质疑,中国人才信用网是一个由商业公司建设的网站,根本不是政府成立的。这是一个靠出售个人信息营利的商业网站,虽然名为“中国人才信用网”,但是上面却只有广东省的学校。并称,目前,已经有很多学生因为信息被出卖而接到诈骗短信和电话。
为什么学校让学生到一个商业性的网站填写关键的个人信息?如果信息外泄,造成的损失应该由谁负责?
记者随即展开调查。
个人信息赤裸裸暴露在陌生人面前
现在广东某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学生“隐身天蓝”,在网上发帖称,5月初的一个下午,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是广东省财政局干部的打电话者说,根据教育局的某个规定,可以退还给他2880元的学费,让他联系父母签字确认。事实上,这件事情并未发生。后来他在网上查询,发现这个电话号码的归属地是上海。
5月17日,记者接到爆料,得知当天有很多学生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者也自称是教育局的,要退还学杂费,要求学生打一个声讯电话咨询退款方式。有同学试着问了些问题,“惊异的是对方居然说得出我是建工学院的,个人资料外泄得很厉害啊”。
收到学校通知到中国人才信用网上填写资料的学生,没有几人知道这些资料将用于何处,更有些同学莫名其妙地“被注册”。
广东某医药学院的学生告诉记者,“4月底的时候,辅导员就通知我们说每个人都要填,于是我们就登录进去修改了一下个人信息。一个星期后开例会,辅导员又跟我们道歉说是她失误没看清楚就让我们去登录了”;“登录号、密码什么的全都是事先就帮我们弄好的,让我们觉得很奇怪”;“感觉自己的个人信息都赤裸裸地暴露在不认识的人面前了,平时找兼职的时候简历都不敢乱投,怕信息被盗用”。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的学生孙秀(化名)表示,在他们仅有24名学生的班里,至少有3名同学表示自己的信息早就“被注册”了。按照这个网站的说明,注册应该以自愿为原则,在本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发生“被注册”?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