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单一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和教育技术的优势,健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机制,构建学习资源支持中心,实现学习资源师生共享,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性、自主性、互动性、协助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能够实现学校优质学习资源的社会共享。学习资源支持中心建设对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具有重大意义。
学习资源库奠定基础
近5年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先后开展3批网络课程立项,开通网络课程159门,注册用户数达8500个,40% 以上的专业教师开始使用网络课程开展教学。学校已拥有总容量近7TB 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校园视频点播网站已有数字视频节目158部。学校的各级精品课程都开始建设学习资源库。学校还具备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室、音频工作室、录音室、录播系统等网络学习资源制作基础,拥有加工、制作、整合网络学习资源的人员和技术条件。数字校园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以“面向服务”为理念向师生提供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
较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基本完备的数字校园信息系统与网络硬件环境为我校“学习资源支持中心”建设奠定基础,为切实保证学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学校社会服务的能力,建设一个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具有行业示范性的学习资源支持中心(项目已启动)。
三大支撑结构
我校学习资源支持中心建设本着“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围绕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公共平台课程、专业和专业群及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开发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建成一个由学校、企业、社区、政府共同参与,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设计科学、方便快捷,具有行业示范性的共享型学习资源支持中心,促进学生主动性、自主性、互动性、协助性学习,并建立校企社政共同参与的学习资源支持中心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管理运营机制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等保证学习资源支持中心的长效运行。
该中心建设包括一个机制(管理运营机制建设)、两个系统(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系统、软硬件运行环境系统)、三类资源库(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的公共平台课程学习资源库建设、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训练的专业及专业群学习资源库建设、特色学习资源库建设),共三大部分六个子项目,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资源支持中心结构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