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建设概况
根据《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自2003年起,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7年发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从2003年至2010年,已累计评审出国家精品课程本科2849门、高职高专1043门,共计3892门。覆盖了全国3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650所高校。覆盖了13个一级学科门类(11个学科加文化素质教育类和两课类),70个二级学科。
2007年教育部批准了“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立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建设适应对精品课程进行存储、检索、服务运行需求的支撑环境,建立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提供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经收录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19199门,包括本科课程13456门、网络学院课程204门、高职高专课程5539门。注册会员42万人,来自1100多所高等学校。截至目前共已经投入经费3.43亿元。
二、 成效及存在问题
国家精品课程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网络共享、形式和内容融合等特征,能较好体现不同学科的特点,代表不同学科的总体水平,能为使用者提供形神兼备的丰富教学资源,能使高校、教师、学生、社会受益。
高校受用。国家精品课程作为示范性课程,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教师在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下,加之一定的激励机制,也希望自己的课程能成为国家精品课程,于是投入较多精力开展教学改革,组建教学团队,将前沿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的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打破了唯科学研究至上的局面。这增强了高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促使高校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对教学工作倾斜,比如把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作为学校的教学改革重要课题,予以重点支持,以此作为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前期基础,很好地促进了课程建设和教授上讲台及讲好课。就整个学校层面而言,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和使用有助于教学中心地位的日渐形成。
教师受用。上好每一堂课直接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而一个高校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就要经历收集资料、备课、预演、上课、辅导等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国家精品课程可以为每一个学科的教师上好一堂课在每个教学环节提供示范,教学资源任由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因此,教师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就会参考本门相近的国家精品课程。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与应用机制研究”课题组调查,教师最希望参考的资源依次是课件、教案、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授课录像、考试与测验、参考文献目录等。这为大学教师师范性的养成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作用,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用非常明显:对参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青年教师而言,通过资助学术交流、组织听评课互动、安排相关研究课题的方式,对其教学水平的提高作用非常显著;对参考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青年教师而言,通过教师有意识地研读课程网站的每一个组成部分,进行反思和比较,对其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师和师范性的养成不无裨益。
学生受用。国家精品课程通过各种渠道已逐渐为高校学生所知晓,学生访问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网站,出于个人兴趣、任课教师推荐、选课参考等动机。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共享与应用机制研究”课题组调查,学生最希望得到的课程资源依次是讲稿、习题、课外推荐书目、教学录像、课程大纲等,他们利用最多的是文档,更多地愿意采取下载至本地硬盘使用或在线浏览。学生通过对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自我选择,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系统理解,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能力,正如国家精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彭容修教授所说,“精品”精在五个“最”,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先进的教学方法,开展启发性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社会受用。国家精品课程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具有共享特征,又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二级学科,而社会各界人士又有继续学习的需要,在网络技术条件比较成熟和方便的情况下,代表各自学科总体水平的数字化资源可以为社会人士的继续学习提供便利,他们可以根据工作变迁、继续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进行检索,选择满足自己需要的各类课程。在构建开放式高等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当下,国家精品课程有其用武之地。
可见,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上网共享,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据统计,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www.jpkcnet.com)和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系统(http://166.111.229.73/courses/)总点击数已超过3亿次。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动了各级各类学校优秀课程建设,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然而在共享利用方面并未达到项目的设计目标,如可访问率不高,内容不够完整,更新率不高,知识产权不清,观念误差等问题,都阻碍了优秀课程的共享和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