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最近几年,教育部一直在倡导突出高效的办学特色,提高高效的教育质量,加强各个211和985院校在基础学科和研究性学科方面的办学能力和研究实力,与此相对应的,教育部鼓励各个学校从国际上引入具有一定科研带头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从而以点带面的,提高国内高校在教学、科研及国际性论文发表和竞赛方面的成绩。
以北京为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过去十年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引入国际上的知名人才,而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院校,也都制定了具有各个学校的“人才引进与师资补充招聘计划”、“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并给予了较高的待遇,以及相应的研究基金予以支持。
但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不仅仅在人才的软实力方面,硬指标、硬实力是必须要具备的,尤其是在基础学科、生命学科、资源学科方面,很多获得教育部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的专家学者,都曾经在国外的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担任要职,他们对于硬实力,学科硬基础方面都有着切身的体会。
学科发展所遭遇的局限和引进人才的经验,使得高性能计算在高校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和实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演算的今天,建设高性能计算集群,已经成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留住世界级领先人才并创造成果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建设高性能计算的热情目前务必高涨。
不过,鉴于高性能计算建设的技术和资金门槛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如何能够建设一套能够满足学校教学科研需求,促进学科快速发展,但同时性价比较高的系统,却成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针对于此,本文将讨论高校高性能计算建设的经验和一些较为可行的经验方法。
计算机学院带头仍然是最佳方案
在高校中,除了计算机学院或信息科学相关学科外,包括生物和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科、化学与分子学科、地质勘探和地理信息学科、医疗医药等不同的学科院系,都有日益增长的高性能计算需求,从以往的情况来看,高校的HPC建设,分为谁用谁建设和统一建设两种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高校中出现了计算机或信息学院牵头和科研应用学科院系谁来建设谁又该负责建设的争议。
虽然这两种模式在国内的高校目前都具有一定量的支持者,但是从长远来看,由计算机或信息学科院系建设HPC系统,其实是更佳优于各个科研应用学科院系建设的模式,但这是有条件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和环境,并以一定的管理模式为前提的。
计算机及信息学科院系,对于高性能计算系统本身的系统建设、选型、测试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产品与发展趋势更为了解,在目前高性能计算系统仍然需要从IT技术方面考量,并面对实际的IT产品的角度来说(当然,如果未来发展到按需付费,外包租用或是以计算能力为采购价值衡量指标的话,则另当别论。),计算机学院显然是更加具有优势的,比如说,当采购时供应商谈到其处理器架构是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时候,计算机学院就能够分辨出至强5500和至强5600以及至强7500等产品的不同区别——计算机技术和产品的熟悉,这样的建设模式更能够在产品和架构层面打牢基础。
但这也不是无条件的。鉴于目前各个学科院系,对HPC的需求都十分渴望,这样的建设模式必然涉及到HPC系统使用的分配,尤其是计算量的分配上面,同时,由于不同学科院系所使用的应用程序,甚至是应用程序的计算类型根本上就不同,而不同的HPC系统架构以及优化方法,则影响着HPC系统运行不同应用程序的性能。
因此,建立全面管理和运维HPC系统的学校层面的决策团队是有必要的,由计算机学院建设,学校层面的决策团队进行建设、管理和运维的决策,将是更加容易润滑HPC应用,建设适用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最佳模式。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