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曙光研发现场(科学报图片)
中国高性能计算机告别“科研盆景”
——“曙光一号”20年回眸
当你吃一碗热腾腾的米饭时,你或许能联想到是杂交水稻解决了温饱,但高性能计算机为现代育种进行几千万次的基因配对,你知道吗?
当你开车出行,或许想到是油田工人的辛苦劳作,保证了你的便利出行,但高性能计算机协助南海油田开采进行的几千万次计算,鲜有人知。
甚至去看贺岁片,你会惊叹于逼真的特效。但殊不知,高性能计算机为渲染特效,要进行几千万次的计算。
在这个越发便捷的时代里,高性能计算机像是个沉默的幕后推手——计算改变生活,这恰是高性能计算的意义之所在。
岁末年初,“曙光一号”高性能计算机诞生2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这20年,正是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飞速发展期。
身为国内最大的高性能计算机研发与生产企业,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的市场份额和运算量级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最初只卖出3台机器,到如今连续5年占据国内第一的市场份额;从亿次计算到千万亿次,计算的速度增长了400多万倍……更难得的是,中国的高性能计算产业告别了“科研盆景”,正渗入人们的生活。
代表着“中国速度”的高性能计算,印证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曙光的发展,亦是中国科技型创新企业发展的缩影。
那段“洋插队”的岁月
镜头拉向20年前的岁月。
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有一种“怪象”——高性能计算机的玻璃房子“中国人不得入内”。
当时中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只能靠进口。甚至国内科学家去日本参观时,那里的高性能计算机都是用布蒙起来。时任国家科委高新司司长冀复生回忆说,当初“863”计划并没有把曙光计算机列入其中。这给当时的科研管理者一个很大的警醒。“既然客观科学规律是这样,那我们也就认可了科学家们的决策。”再忆起“曙光一号”立项的成因,冀复生引以为豪的是,他们那一代的科研管理者最大的优点是敬畏科学家、敬畏人民、敬畏国家利益、尊重科学规律,“至少没有起副作用”。
限于经费,国家也只给了“曙光一号”200万元的支持。
“曙光一号”研发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带领着一支从没有设计经验的队伍,从零做起。但当时中国的计算机设备生产条件不足,研发常常在一个小零件的缺失上犯难。
实在没办法了,李国杰组织一支小分队“驻扎”到美国去,他称之为“洋插队”:“租住美国人的房子,利用美国的产业环境搞研发。”
一年后,即1993年10月,“曙光一号”问世。
这是中国超算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曙光一号”诞生后仅3天,西方国家便宣布解除10亿次计算机对中国的禁运。
1994年,“曙光一号”被写入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