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WWW浏览器带来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成为了当时的“杀手级应用”。本世纪初起步的Facebook、Twitter、LinkedIn等社交网络服务(SNS)网站带动互联网走进了Web 2.0时代,国内也随后产生了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等本土化应用网站,吸引了大批高校大学生用户。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手机微博、微信在高校大学生群体内广为流行。新的社交网络提供的便捷服务使得用户更具自主性、互动性,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媒体受众,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网络中,成为
信息的制作者、发布者、传播者和分享者。
十多年前伴随一代代中国大学生成长的“水木清华”、“一塌糊涂”、“饮水思源”、“日月光华”等传统知名BBS论坛,如今由于各种原因不是关闭就是存在各种限制注册措施,校园用户逐渐流失,网站运作模式缺乏创新和进步,逐步走向穷途末路。而近年来社交网站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人际活动的重要场所,无论是现实人际关系的延伸还是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交网站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娱乐消遣的重要媒介平台。
对每所高校来说,客观上都需要一种吸引和凝聚大学生的渠道,不少学校也投入了很大精力来建设校内的社区平台,不过效果很难完全令人满意。今天,依托于现有主流社交网站提供的服务,深入全面分析其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机制和模型,进而参与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并了解和影响其所在大学生群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载体和新形式。对高校科研人员来说,社会网络和随之产生的大数据(Big Data)、高性能计算的分析和研究也非常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对学校相关学生工作管理部门来说,了解学生最新动态,掌握舆情信息,引导校园网络文化,也都需要有的放矢的进行。从学校信息发布工作来看,如何通过社交网络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各类信息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传递到最大的范围也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为进行分析研究,选取了人人网(renren.com)作为初始研究的社交网络平台对象为切入点,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xiaonei.com)是集中定位于大学生群体的SNS网站,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平台,2009年更名为人人网后主要活跃群体依然以在校大学生和部分中学生为主。据CNNIC发布的《2010 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显示,社交网站用户主体是年龄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20-29岁的用户比例最高,达37.4%;其次是年龄在20岁以下的用户,占31.6%。与互联网网民总体相比,社交网站用户的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年轻群体所占比例非常高,如图1所示。
2.人人网在实名制注册和认证确认控制方面做的较好,其用户身份的真实性相对微博更为可靠,并且其用户的人际关系也比较纯净,大多是双向之间的好友关系,不会出现类似新浪微博上超过千万粉丝的一些明星帐号。人人网官方去年底公布有2.2亿用户,平均每个用户有大约190个好友,并且80%用户在人人网留下了真实资料。根据人类学家罗宾·顿巴(R o b i nDunbar)的研究,人类大脑可以维护朋友关系的最大数量为148人。要维护更多的朋友,意味着你需要摊薄本应花在另一部分朋友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而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和宝贵的。微博营销团队以及大量的刷粉军团、虚假微博红人的出现,使得微博用户数量众多,但是良莠不齐,难以体现真实的人际关系。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