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到甘肃考察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亲眼目睹了这种模式给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带来的变化:它在较短的时间里用较少的钱,一下子拉近了农村和城市的距离。农村的孩子坐在教室中可以享受城市优质的教学资源。
可是伴随变化而来的,还有一些“水土不服”的症状。
远程教育带来的高水准的教学模式让农村的师生感到新鲜。模仿成为很多老师和学生的自然选择,这种模仿大到整体的教学方式,小到和每句话相配的手势和动作。
西
部一所中心小学曾经试验过完全按照光盘的模式来授课。上课时,老师播放一张光盘,让学生跟着光盘中的老师学习。但学生反映“进度太快跟不上”。没多久,学校就放弃了这种模式。
一种新的方式又出现了:课堂上在播放光盘,到一定的时间,老师会停止播放,模仿光盘中的游戏与学生进行互动,然后对照光盘中的游戏和实际中的游戏相差多少。
进行这项试验的老师告诉记者,孩子们并不习惯这种教学方式。一开始,他们就是呆呆地坐在那里看光盘,根本不知道要张嘴学习人家说话,没有办法像电视上那样形成一种互动。
就连这位老师自己也不太适应这种新的模式。当教学光盘播放的时候,她自己不清楚应该在何时按下暂停键。她自己要经过大量的课下练习,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了解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实际上,这位老师是西部一所大学正规的大专生,她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要比很多师专毕业的老师好得多。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此很担心:“两三年后,老师会掌握一定的方法。但是到底能学到多少东西呢,我们也不好说。”
来自中部省份的一位教育厅负责人对此有另外一个答案。
1994年,他曾经带着来自西部和中部欠发达省份的教育工作者去澳大利亚考察。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一个有关复式教学的项目。
与中国相似的是,澳大利亚幅员辽阔,农村人口高度分散。为解决这个问题,澳大利亚开始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
当时,在这位负责人看来,澳大利亚的经验固然不错,可是与中国的距离还是有些遥远:中国当时的中学连想都不敢想有这套设备。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下半叶,中国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一个现实。
去年这位负责人又一次带队前往澳大利亚考察。这次,他还是沿着10年前的路线走了一遍。让他吃惊的是,与10年前相比,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应用上,澳大利亚的远程教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澳大利亚西部城市一所著名中学的校长对他说:“现在我是能用技术的用技术,能用人的就用人。”
还有一位来自另外一个中部省份教育厅的负责人也考察了西部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这位负责人认为:“在这个模式当中,光盘不能代替学校传统的教育,教育有自己的规律,除了知识之外,还有情感的交流,机器是不能代替教育的。”
到澳大利亚考察的那位中部省份教育厅的负责人认为,当一个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大家对技术比较迷信,一段时间过后,哪些能用技术,哪些不能用技术,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在教学中,最活跃的决定性的因素还是人。
他自己给那位澳大利亚中学校长的话加了一个注解:技术能应用到什么水平,还是取决于人的水平。决定远程教育水平的,归根结底是教师的水平。同样的道理,决定农村教育水平高低的,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
“硬件建设可以很快,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水平。”这位负责人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