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大锅朝天扬,五洲四海到咱乡。数理化学样样有,连着知识大海洋。”7月上旬,记者在甘肃省张掖市农村中小学采访时,师生们这样描述通过卫星接收外地优质课程。
卫星教学收视点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涌现的3种模式之一,自200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各地已经创造出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计算机网络教室3种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声光图像,使身在高山峡谷、密林深处、大漠戈壁的中小学生共享城市名校名师的教学资源,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远程教育跨越城乡鸿沟
在甘肃省临泽县平川镇中学,记者随堂听了7年级地理课中“澳大利亚”一节。伴随教学的进程,教室内的电视机上播放着悉尼市壮观的歌剧院、堪培拉市的优美街景,模样奇特的袋鼠、鸭嘴兽,还有大群的绵羊在青青的草地上悠然地溜达……学生们聚精会神、兴致盎然地盯着电视画面。教师高维忠说,他课前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把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代表性动物、农牧业经济内容等下载好,制成了课件。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介绍,为规划、征集、整合及发送优质教育资源,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目前已经征集到的资源播出容量达1000GB,基本上覆盖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科目。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制作的配套教学光盘有2000多个学时,都已送到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0多个县;中国教育电视台每天播出11个多小时的空中课堂节目。
一些地方开发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陕西省征集到500多件优秀课例、课件。湖北省成立5个资源建设工作组,开发了空中英语课堂。新疆和西藏还自制了约1000课时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藏语教学节目。
按动键盘遨游知识海洋
“听说上课可以看电视,许多辍学的孩子又回到了学校。”甘肃省张掖市梁家墩镇刘家沟小学的负责人说,用上远程教育设备后,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得开心。
河南省安阳县城北小学的教师在讲《月光曲》时,让贝多芬的“月光协奏曲”响彻教室。“弯弯的月儿像条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桥头小学的教师一边讲课,一边在电视机上播放一个孩子骑在月牙中间的卡通画面,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
甘肃省民乐县南古镇中心小学学生张燕南告诉记者:“通过教室里的电视,我们看到了许多外面的景色,看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开阔了视野。现在学起来觉得轻松有趣。”
孩子们充满稚气的笑脸,挂在脸颊的笑容,纯正悦耳的英语发音,运用远程教育的农村中小学教室里没有了沉闷,增加了欢乐。
张掖市党寨中学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按动键盘,我们插上腾飞的翅膀;按动键盘,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优质资源需要与农村实际对接
能否有效用好远程教育设备,是整个工程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将光盘、计算机等手段熟练运用于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农村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不会上网,就要下岗”,甘肃农村中小学教师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压力也成了动力,教师们积极投身学习新技术的大潮。临泽县西柳小学教师曹希霞说:“开始用远程资源时,觉得有点难,现在好多了,有离不了的感觉。”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蔡国英说,自治区创建了“以一带五”、“一课两人上”的培训方法,就是1个骨干教师帮带5个教师,骨干教师协助学科教师同上一节课。重庆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介绍,重庆教科院、电教馆以及高校的专家共同组成指导组,培训和指导区、县教研人员。
据有关方面介绍,围绕“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目标,目前已经形成国家、省、市、县、学校5级培训体系。
但是,我们应把应用中的困难估计得更多些,别让国家花巨资装置的设备成为摆设。除了操作技术外,如何将优质资源与本地学生需求实际对接好,顺利融入课堂教学,也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情。只有经过长期的探索,才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威力,以信息技术带动农村教育的现代化。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