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河南省新安县教育局局长韩经权的一番感慨虽不能涵盖农村教育的所有问题,却一语道出了“师资”这个一直以来困扰中部六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
此次赴中部六省采访,所到的城镇和农村,无论是在条件优越的示范性中学,还是在设施落后的农村学校,几乎所有的困难和问题都围着“钱”和“人”打转。没有“钱”,自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人”,即使投入充足,也是“巧妇”难寻。相对于教育投入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摆在眼前的师资问题就显得尤其迫切与现实。
青黄不接,师资遭遇“断层”
“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中部几乎每个省教育部门的领导都用不同的方言对记者讲着同样的话,师资的结构性断层似乎成了中部六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儿。
湖南省一个地级市曾经对辖区内的中小学师资现状进行过一次比较详尽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全市小学教师过剩5000人,而高中教师却有着2000人的缺口。为了弥补高中教师的“口子”,高中纷纷从初中挖教师,初中学校就只能从小学挖教师,挖走的基本上都是前几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这样层层“掐青苗”,留在小学教师岗位上的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教师。“现在农村的小学里已经很难看到40岁以下的教师了!”该市教育局一位副局长感叹道。
“‘年龄不老小,工资不老低,水平不老高’是老百姓对小学教师严重老龄化的一个形象的说法”,韩经权告诉记者,他们县里60%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这些教师很多是从民办教师转过来的,他们的文化知识基础本来就差,再加上年龄偏大,根本不可能再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高中教师则严重年轻化,最年轻的一所高中,教师平均年龄只有28岁!”
山西孝义中学校长张凤年告诉记者,前几年学校只有6到8个班,现在扩到了20个班,班级人数越来越多,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的矛盾突出,给教学质量带来了很大挑战。扩招过程中,学校从大专院校精选出近百名优秀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但新教师的成熟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对记者坦言,入学适龄人口高峰与教育资源不相适应一直是湖南省面临的一大难题。他告诉记者,现在该省的入学人口高峰比较突出地集中在这几年的初中毕业生阶段,初中毕业生大量增加,高中阶段的师资缺口自然加大,即使通过各种渠道将这个缺口补足,几年后初中毕业生高峰过去,又可能造成高中阶段教师的大量富余。
编制紧、待遇低,优秀教师匮乏
在师资结构普遍出现断层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即使一些年龄大的教师能够退下来,也无法补充年轻教师,国家确定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编制比城市紧,许多农村中小学处于超编的境地。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小学阶段生师比,城市19:1,县镇21:1,农村小学23:1;中学阶段,城市13.5:1,县镇16:1,农村18:1。有专家告诉记者,实际上这种比例要学生规模达到300人时才适用,是一种为城市服务的标准。农村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很难达到这样的学生规模,因此,生师比例不是更大而是更小。在记者采访所到的一个县,全县276所小学中,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学校也只有103所,更不要说300人的规模,按此比例制定的教师编制显然无法满足这些学校的需求,有的农村学校教师甚至要一个人教11门课!
一方面是相当多的地区教师总体数量超编,三四年没有补充新教师;另一方面却是一些农村学校急需合格教师,苦于没有编制,只能聘请代课教师,由于待遇编制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引进教师的质量。“刚刚培养成熟一点的好教师就被城里的学校挖走了,像割韭菜似的一茬又一茬。”在河南采访时,一位中学校长向记者大倒苦水,“现在我们学校都不敢让老师去参加学科竞赛,只要一获奖,第二天就有人来挖人。”这位校长告诉记者,以前学校还能靠控制人事关系留住一些老师,现在城里的一些学校开出的条件很有诱惑力,除了高薪、解决住房问题、子女入学,就是人事关系都能重新再建一套。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是,一些边远的农村学校现在成了城里学校的教师培养基地,总在培养人才,却总也留不住人才。师资匮乏成了困扰基层教育的另一个难题。
“我们县最缺的就是英语和计算机教师。”记者在中部几省采访,不时能听到当地教育局长反映同一个问题,英语和计算机教师的缺乏在中部省份农村相当普遍。新课改推出以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都是身兼数科的“全能教师”独当一面;而新课改全面铺开以后,和英语、信息技术、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新课标较起真儿来,“全能教师”就没了底气。对农村学校来说,外语、计算机等学科人才本来就是凤毛麟角,新课改后需求增加,这方面的师资就更是捉襟见肘了。一些农村学校的校长颇有几分无奈地告诉记者,因为农村教师待遇不高,高校毕业生宁可在城里的公司打工,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学校按正常的招聘条件,很难招到合适的教师,一些地方只能降低标准,在教师学历上大打折扣,其结果就是直接影响了师资的质量。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在我国教师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农村教师队伍却面临着“断层”的局面和匮乏的危险,城乡教师水平的差距日益拉大,如何走出这个结构困局,中部的教育工作者感到迷惘。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